各色各異的達斡爾族風俗民情
富有民族特色的壯族文化,已經源遠流長了上千年的歷史。三月三歌節是壯族傳統的民間流動,也是壯族男女追求戀愛的特殊場所。一個悅耳的傳說,一段悠久的歷史。下面,就讓小編帶人人一起去領會一下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壯族三月三歌節吧。
三月三也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以是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的主要節日,也是當地漢、瑤、苗等民族的主要節日,在廣西各族群眾心目中的職位不亞於春節。每年,廣西12個世代棲身民族中有2700多萬人接納差異方式歡度“壯族三月三”,佔全區總人口的54%。廣西壯族以善於唱歌為著稱。
陰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聚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為最盛大。
獨具特色的壯族樂器,壯族蜂鼓
關於歌圩節的來源,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悅耳的傳說。一說,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著名的歌手,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的戀慕之情。但由於封建禮教的約束,使他倆不能結為伉儷,於是他們絕望地雙雙殉情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說,在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名叫“劉三姐”。她伶俐過人,經常用山歌讚揚勞動和戀愛,揭破財主們的罪行,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罹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歌圩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樣平常每次延續兩三天,地址在離村不遠的曠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四周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
一個較大的歌圩,周遭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加入,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巴馬的盤剛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都是向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
男女青年通過對歌,若是雙方誌同道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尚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流動。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女人看中某個小伙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相互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
您可能還會喜歡:
東巴畫是納西族文化藝術的一項
東巴紙是納西族最主要的寫經用紙
納西族“熱美蹉”的起源及特色
名揚中外的納西東巴文化
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脈:壯族師公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