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神奇、優美的白族木雕文化

優美的朝鮮族舞蹈文化

  木雕是我國傳統的手工藝品之一,隨着社會的生長,机械逐漸的替換了原本的手工藝。然則這種傳統的鐫刻手法並沒有消逝。就好比白族中,在他們生涯中木雕藝術是無處不在的。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白族木雕

  作為裝飾藝術之一的木雕,在白族人的現實生涯中,大至住宅、廟宇、牌樓,小至生產工具、傢具和生涯用品,四處都可看到精湛的木雕傑作。

  白族木雕,以體現祥瑞文化為主旋律。它反映的內容多為祥花、瑞獸、瓜果和民俗文化中的暗八仙及歷史人物等,寄託了白族人民對美妙生涯的真誠憧憬。

  白族木雕寫實性強,具有鮮明的民族氣概。它將剪紙藝術與國畫中的工筆畫身手兼收並蓄,使木雕作品主題突出,構圖完整,造型生動。木雕用“筆”對主體描繪質樸粗獷,細節描繪精巧秀美,從而發生出一種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融和的美感。白族木雕刀法多變,它巧妙地將畫中的寫意氣概融入木雕創作,運用浮雕、鏤雕身手,使作品顯得張弛有度,於自然中透細膩。白族木雕以物寄情,寓意深遠,富有生涯情趣。

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簡介

  在眾多的白族木雕能手中,雲南劍川、鶴慶兩縣的匠人,堪稱是木雕藝苑中的精英。保山觀音閣的那壁被稱作“魔窗”的飛馬造型窗,即是他們的“神筆”之作。在一扇大窗上,雕鏤一匹透漏的飛馬為窗欞,自己就是一大“創舉”,再接納鏤空和深、淺浮雕相間的工藝製作,使這匹馬有從景面躍出之感。近視,馬與窗為統一平面,珠聯璧合;遠看,馬如凌虛,凸透而出。

  從差異視點和側面鑒賞,如像三維畫一樣,畫面上的飛馬會泛起差其餘形態和立體感。此窗被稱為白族“木雕之冠”。另有劍川縣彌沙詔應寺的一套“格子”門,是用“洞賓瓷”式的紋樣工藝製作而成。這些紋樣,是用差異長度的木雕小條組合而成。

  除显示“洞賓瓷”特有的圖案外,又以“洞賓瓷”紋路組合成一百個“如意”造型。工藝精湛,畫面上不見榫口,不見拼痕,被人們稱為“仙人格”。被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讚譽為“甲於滇中”的鶴慶縣文廟大成殿,在支持一二層屋面間四個飛角的四根角柱上,雕有四條造型生動的木龍。對木龍的描繪用“筆”傳神,有騰雲穿天的氣焰,排山倒海的力感,真是到了以假亂真的田地。鶴慶縣雲鶴樓,是座明三層、暗四疊的牌樓修建。整個大樓,由四根從底至頂的大木柱支持,交結組合全靠1008榀斗拱。這些斗拱可分為龍、鳳、象、瓶、印、斗、佛手、蝙蝠、魚、鶴12種造型,雕風古拙質樸。尤為大觀者,四隻飛角長出丈許,飛檐外懸六尺,全憑相銜的斗拱支持,兩百多年來遭受多次震災仍無傾斜。

  白族木雕紀錄著白族人民點點滴滴的生涯片斷,它源於生涯的豐盛秘聞,抒發著白族人民對美妙未來的無限憧憬和期待。

  您可能還喜歡:
  黎族奇葩傳統的織布染布身手
  哈薩克族民族文化的音樂特點
  揭秘:歷史悠久的哈薩克醫學
  哈薩克族曲藝形式的一種:鐵耳麥

解析:布依族圖騰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