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民族特色的傳統建築,朝鮮族建築
滿族在經由漫長的歷史生長和演變,融合差異民族特點,依賴怪異的地理環境天氣條件,形成了自己怪異的滿族文化。其修建通過不停的順應轉變的地理環境,和生發生涯方式,形成了也差異於其它民族的文化特點。
滿族傳統的住宅型式。鄉下宅屋多為草頂土牆,房頂茅厚尺許,居室多為敞間,頗似口袋,故俗稱口袋房。室內北、西、南三面環炕,俗稱萬字炕,櫥箱被褥之類俱靠西北牆安放。窗戶多為南、西向,用高麗紙外糊,藉以御雪雨。
住房多為3間,中室開門,並設有廚灶,門皆外閉,以防野獸撞入。山牆兩側外一米處設有滿洲煙囪。多無院牆及器械廂房,僅以木柵或秫秸圍之,並飼以豬羊牛狗。現科爾沁右翼前旗滿族屯滿族鄉、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還保留不少此種舊舍。
影壁:滿族傳統住宅的一部門。亦稱影壁牆。其式多為一字型。高約5尺,寬6尺,厚1尺有餘。一樣平常為石、磚結構,以石為基,用大青磚砌壁身,壁頂多呈馬鞍型瓦頂。正面壁心平面,畫以祥瑞紋飾,亦有鐫刻如意彩繪者。反面壁心多設有佛龕,為供奉土地爺之用。影壁均置以庭院大門裡3米左右處。
萬字炕:滿族傳統居室中之火炕。滿族傳統居室為口袋房,一樣平常為3間,中央開門,俗稱外屋,兩側為裡屋卧室。卧室內西南北三面皆有炕相連,如“匚”形。炕用磚、坯製成,炕內有煙道與外屋爐灶及室外煙囪相連。南炕為一家之父老棲身,晚輩多居北炕。滿族以西為上,故西炕多擺置祭器,因西牆上供有佛爺匣子,故俗稱佛爺炕。
淺談:藏族農耕文化
滿族的窗戶分上、下兩扇,高麗紙糊在窗戶外面,糊之前,把鹽水和酥油攪拌成的對照稀的糊狀物噴在高麗紙上,這樣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濕。“窗戶紙糊在外”這也是“東北三大怪”之一。
煙囪,滿語稱“呼蘭”,建在屋側,高過屋檐數尺,通過孔道與炕相通。除用空心木外,煙囪多用土坯或磚砌成。滿族房門多為兩層,內為兩扇門板,有木製插銷,外為單扇花格門,外糊以紙。
滿族以為,“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件大喜事,同堂的輩行越多越名譽。因此,隨着人口的增添,除正房外,又建有器械廂房和南向而中央留有門洞的門房,這種修建及結構就是我們今天所稱道“四合院”。其特點是:院內靠門洞的地方建一矮牆,稱為“影壁”。
影壁后豎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桿,桿頂端掛有一錫制或木製的斗子。兩廂南端是牲畜欄圈。正房后中央曠地是菜圃,周圍栽植果樹或花卉。衡宇周圍圍以橫牆,自成院落,大戶用磚石,小戶用木柵。這樣院連院,戶連戶,很自然地形成了堡子、營子和屯子。
屋子煙囪的設置在東、西山牆外,煙囪距屋子60多厘米遠,用青磚或土坯砌成,有圓形、方形兩種。院周圍用木柵欄,或用磚、土砌成圍牆。大門多設門樓或門房。院內設有影壁牆。
影壁牆后側立有“索倫杆子”。院內器械廂房南面修有牛棚、馬棚、車棚和儲存穀物糧倉。滿族人考究衛生,室內外都摒擋得清潔利落,物品放置有條不紊,柴禾垛得立立整整。
你可能也喜歡:
滿族民間文化:妙趣橫生的滿族補綉
凝聚人民情懷和智慧的滿族剪紙
八角鼓,滿族的戲曲藝術形式
舊文化的變化與新文化的融合:滿族衣飾
滿族旗袍文化的樣式與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