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土家族遊藝文化
哈尼族文化有個奇異的苦扎扎節,是在每年六月十五號舉行的。這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也是哈尼族文化的代表。人人相聚一起,載歌載舞,隨着節奏,跳着五花八門的舞蹈,其中最特色的是扇子舞。
整個村子洋溢喜慶的氣氛,四處都是敲鑼打鼓,年輕的男女穿着新的民族衣飾,成雙成對,談情說愛,熱鬧特殊。
苦扎扎節,也叫六月年,在每年陰曆六月中旬舉行。是紅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傳統節日,犹如漢族過春節一樣熱鬧盛大。屆時,哈尼山寨四處興緻勃勃,熱氣騰騰。人們穿上五彩繽紛的節日艷服,三五成群的相聚到磨秋場,打磨秋戲耍娛樂,歡度節日。
“苦扎扎”,其寄義是迎接“俄咀”(一位仙人)到哈尼人世巡訪,為哈尼人驅害降魔,祈求“俄咀”保佑山寨平安、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讓人垂涎三尺的白族土八碗文化
節日習俗
根據哈尼人的禮貌,磨秋桿必須是黑夜砍好后,小伙子們在黎明前扛回來。他們一起唱着山歌,把用堅硬結實的木頭做成的秋桿抬到寨邊的秋場,將一根木頭栽進土裡,頂端削細當軸心,然後再把長長的橫杆從中央鑿凹,架在上面。雙方的橫杆是非要一樣,還要削得滑溜溜的,以免划傷手。
下晝,穿着壯麗服裝的哈尼人摩肩接踵的聚到了磨秋場,根據哈尼人尊老敬長的傳統習慣,先由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者“開秋”,他們象徵性的甩了幾圈以後,一對對、一雙雙的小伙子們、女人們輪流上去轉。
打磨秋是一項哈尼人充滿情趣的體育流動,它要求磨秋雙方的人數要對等,騎坐的人用腳蹬地面,時而飛速旋轉,時而升降升沉,頻頻轉動,悠悠蕩盪。甩秋人的速率越來越快,圍觀的人也顯得加倍開心,人群不時發出“哦嗬嗬,哦嗬嗬”的呼喚聲,為其加油助興,氣氛十分熱烈。那些藝高膽大,身手特殊的小伙子,往往成了女人們戀慕的工具。
斜陽西下,磨秋場上響起了一排響亮的槍聲,通知人們前來唱歌舞蹈,那些躲到樹林里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成雙成對的聚攏來了,老人和孩子也聚攏來了。老人們圍坐在場上喝酒取樂,孩子們追逐戲要,青年人則圍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樂作舞。鑼鼓聲、琴弦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在群山間回蕩,一個不眠的狂歡之夜最先了。
哈尼族“苦扎扎”,是哈尼族的宗教節日,節日盛大的祭祀流動與哈尼人生產節令有着密不能分的關係,節日流動是農事流動的時間表;“苦扎扎”流動主要展示了哈尼族宗教祭祀文化和娛樂外交禮儀文化。
您可能還會喜歡:
一起來看看朝鮮族鞦韆的傳承與生長史
布依族的禮儀文化你知若干?
源遠流長的滿族音樂文化
朝鮮族“重量級”文化,朝鮮族摔跤
你所不知道的藏族禁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