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氣概素樸簡約的仫佬族衣飾文化

源遠流長的畲族小說歌文化

  隨着社會的生長,我們從以前一直穿的長衫,改釀成現在這種簡捷的衣飾。然則在我國另有許多的少數民族還保留着以前的穿着習慣。其中仫佬族的衣飾文化已經傳承了許久,而且其中大多數都是仫佬人自己着手製作的。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仫佬族文化吧!

仫佬族

  仫佬族崇尚青青色,衣飾氣概素樸簡約。仫佬人自種棉花和藍靛,自織土布,自染。染布的做法是;將布放進染缸,用藍靛水浸泡,着色平均之後撈起,用米湯、薯莨、牛皮膠糊面。晾乾后,用石磙滾化或棒槌敲打,這樣製作出來的布料閃閃發亮,雅觀大方,耐久耐用。藍靛染制的土布,仫佬人視為珍品,暮年人的“防老衣”和女人們的“送嫁衣”都是用這種布料做成的。

  已往仫佬族人多數自紡、自織、自染、自縫。用藍靛染成的土布,被視為珍貴的布料。製成的布閃光發亮,雅觀耐用,女人們的“送嫁衣”和暮年人的“防老衣”都用這種布料做成。女人們還用它做成“同年鞋”,作為“走坡”時送給情人的定情物。若是做成單梁船形鞋送給老人,那是對父老的最大尊重。用它做成背兒帶,再用五色絲線綉上花、鳥、蟲、魚等種種圖案,細膩雅觀,栩栩如生,更充實显示了佬族婦女的藝術才氣和審美情趣。

  仫佬族男性衣飾現在與當地漢族、壯族衣飾差異不大。男穿對襟上衣、長褲,年邁的着琵琶襟上衣,穿草鞋。女性衣飾簡樸大方,已往的女人留辮,出嫁后結髻,現在多已剃頭。飾有銀耳飾、手鐲、戒指等物。

學習學習土家族喪葬文化

  仫佬族婦女的裝飾品喜歡用白銀和玉石製作。銀制飾品有:銀針、銀釵、銀簪、銀鐲、銀戒指、銀環。銀針約三寸長,形似蔥恭弘=叶 恭弘,上大下銳,粗如小蔥之恭弘=叶 恭弘,插於髻上作固髻之用。銀釵以小銀柱為腳,釵的上端安有一朵銅錢般巨細的銀花,銀花上用細銀絲捲成的短銀柱兩條,柱端各套安一隻小絨球。銀釵也是插入髮髻上的裝飾品。銀環和銀釵平時都不戴,僅在出嫁或作客時才佩帶。玉制飾品有玉簪、玉鐲。

  勤勞的仫佬族婦女多數會製作布鞋,鞋的式樣有“雲頭鞋”、“貓頭鞋”、“單梁鞋”、“雙梁鞋”等。隨着社會的生長,生涯水平的提高,這些傳統的自製鞋越來越少見了。但有一種鞋──同年鞋,作為仫佬族女人戀愛的信物,至今仍在仫佬山鄉盛行着。這種鞋製作對照龐大、仔細、考究。它是用白布做底,藍靛布做面的。

  仫佬族群眾喜穿草鞋,是由於草鞋柔軟恬靜、透氣性好,穿上它行走起來輕鬆自若。仫佬人編的草鞋品種繁多,有牛筋榔草鞋、九層皮草鞋、龍鬚草草鞋、爛皮藤草鞋、黃麻草鞋、禾桿心草鞋、竹麻草鞋、棉線草鞋及絨線草鞋等。在眾多的草鞋中,竹麻草鞋、棉線草鞋、絨線草鞋是最具特色的,至今仍在沿用。竹麻草鞋是一種竹編草鞋。

  棉線草鞋是男青年“走坡”、趕圩時穿的。絨線草鞋鞋尖上另有一個大絨球,是女青年“走坡”、趕圩時穿的。棉線草鞋和絨線草鞋是仫佬族未婚男女青年的標誌。在走坡場上,只要見穿絨線草鞋的女人,小伙子便可唱歌向她求愛。

  您可能還喜歡:
  被譽為“東方情人節”的水族卯節
  多姿多彩的水族飲食文化
  水族農耕文明之體現:斗角舞
  婚禮上的哈利舞的由來及特色

仫佬族的民俗戲曲:彩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