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獨特又搞怪的“咂酒”文化
漢族文化多姿多彩,舞蹈更是形式多樣。眾所周知,漢族是中華民族人口基數最多的民族。固然它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的。
厚實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形態各異的舞蹈,其中舞龍舞獅是最具傳統特色的舞蹈,民族舞蹈的多樣化帶來的不僅僅是民族的凝聚力的壯大,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永恆不朽的美。
漢族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最先於宋代和清代的民間歌舞形式。自古中原民族以龍為圖騰,在漫長歲月中龍逐漸已被人們所神化,被看成既可騰雲駕霧、又能排山倒海,主宰農田旱澇的神靈,而被以農耕為生的漢民族所尊崇、祭拜。因此,在從南到北的漢族區域便泛起了春節時,被人們舞耍於硝煙瀰漫、震耳欲聾爆竹聲中,千姿百態、無以數計的種種龍形。其中最被人們熟悉的要算是形體碩大、長達10米左右,用綵綢紮起來的“布龍”或“彩龍”。
《龍舞》
是在數名男子高舉支持龍體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演出“龍打滾”、“龍擺尾”、“金龍纏玉柱”等極有氣勢的造型舞蹈。此外,撒播在浙江,由眾多女子雙手各持雲朵和蓮花,在優美抒情的荷花舞之後,由荷花花瓣為鱗片毗鄰成的《百恭弘=叶 恭弘龍》,在耍龍人逗引下浮遊於彩雲之間,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瞠目;南方水稻之鄉,以稻草紮成龍形、龍體遍插燃香,專門舞耍於年節深夜的“草龍”,宛如一條漂浮於夜空、星光閃灼的火龍,在硝煙繚繞中盤旋、飛翔,別有風貌。此外,以龍爪行走於地,同時不停向四方仰頭噴水。
你所不知道的彝族肉食文化
《地龍》
卻是清代撒播下來,預祝來年風調雨順的象徵;將製作優美的小龍縛於長凳之上,由三名男子各舉一凳腿,奔跑跳躍、翻轉作舞於喧天鑼鼓之下的《板凳龍》,是黃河以南省份被人喜歡的龍舞形式。此外,把龍體分為若干“段”或“節”的《段龍》、《五節龍》;由一人獨自戲耍,留存於蘇杭和川北,小巧的“蒼龍”、“紙龍”;另有為人鮮知,延續於浙江沿海漁村,險些沒有龍形而呈船狀的“首飾龍”、“十八檔龍”等等,真是異彩紛呈、數不勝數。春節時代,這些飛翔在漢族寬大區域品種各異、形態離奇的龍形,充實显示着龍的傳人悠久的歷史與眾多的文化。
儺舞
又叫大儺、跳儺,俗稱鬼戲或跳鬼臉。它淵源於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普遍撒播於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效的民間舞蹈,是儺儀式中的舞蹈部門,一樣平常在大年頭一到正月十六時代演出。
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配戴形象猙獰的面具,裝扮成傳說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邊舞邊儺、儺……地呼喚,奔向各個角落,跳躍舞打,征采不祥之物,以驅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現存儺舞主要漫衍在江西、安徽、貴州、廣西、山東、河南、陝西、湖北、福建、雲南、廣東等地,各地劃分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
這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一樣平常有兩種演出形式:一種由主角四人演出,演出者頭戴面具如冠,身着獸皮,手執戈盾,口中發出儺、儺之聲。另一種由十二人組成,每人朱發畫皮,手執數尺長的麻鞭,甩動作響,並高呼種種專吃惡鬼、猛獸之神名,起舞時各有音樂伴奏。
您可能還會喜歡:
頗具民俗的哈尼族苦扎扎節
受黎族民族魅力:黎族檳榔文化
哈尼族風貌藝術,哈尼族棕扇舞文化
另具匠心的土家族酒文化
惟妙惟肖的漢族獅子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