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的壯族山歌文化,你知多少?
鄂溫克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崇尚大自然的鄂溫克族,無論棲身山上或山下,都喜歡在閑暇之餘唱歌舞蹈,在歷史的耐久演變中,鄂溫克族人民學會了模擬大自然,從自然界尋找美。婀娜多姿的天鵝舞就是最顯着的代表。
斡日切,即天鵝的意思。這是一個显示天鵝優雅姿態的舞蹈,撒播於伊敏鄉一帶。相傳,古代失散的鄂溫克軍隊曾由於看到天鵝的飛向,而找到了自己聚居的地方。另外,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每個氏族都以一種鳥作為圖騰標誌,如天鵝、水鴨等。
他們對自己氏族的圖騰鳥異常虔敬,當圖騰鳥重新上飛過時,人們要向空中灑些牛奶以示意敬仰。絕對阻止任何危險圖騰鳥的行為。這種對於圖騰鳥的敬仰之情,使婦女們在勞動之餘,常在草地上睜開雙臂模擬天鵝飛翔的姿態翩翩起舞。
源遠流長的福建媽祖文化
舞時,腳下只有一個措施,即“努該里”中的“跟靠步”。兩腿自然地屈伸,雙臂也松馳地曲折起來劃分於兩側一上一下地探出,显示天鵝種種飛態。外探的雙臂手腕下垂。當雙臂略收時,手腕又隨同上翹。
有時雙臂平伸向前扇動,有時上伸扇動,显示天鵝飛翔的種種姿態。天鵝舞的排場是屬於男女合舞的群舞排場,舞蹈時發出“給、咕!給、咕!”的語聲,它把舞蹈者的措施和隊形(橫飛、斜飛,大、小圈裡外穿翔等行列轉變)融匯於一種節奏感很強的動作或音調之中。
斡日切舞一樣平常是二人對舞,其他人圍觀助興,到了熱潮時男女可一起下場,多人齊舞,女子居多。每場一最先以唱為主,曲調悠揚緩慢、委婉悅耳,隨着曲拍滑步慢舞;繼而以舞為主,歌曲轉為歡快,舞步隨之加大。其呼聲,恰似“天鵝”從高空下降時的聲音十分真切、動作優美、形式怪異、另具匠心。
天鵝舞在民間演出時,多穿鄂溫克民族服裝(袍子、扎腰帶)在帽頂上插一個紅疙瘩示意鵝頭。
您可能還會喜歡:
仫佬族的民俗戲曲:彩調
學習學習土家族喪葬文化
源遠流長的畲族小說歌文化
氣概素樸簡約的仫佬族衣飾文化
普米族豐富多彩的舞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