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普米族厚實多彩的舞蹈文化

歷史悠久的壯族蠶絲文化

  普米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明珠,最有特色的普米族舞蹈與其音樂慎密相關,有舞蹈就有音樂,有音樂才氣動員節奏。他們有驅鬼辟邪的宗教舞蹈,但這個舞蹈要求及其嚴酷,必須是男性舞者。

  除此以外,另有娛樂舞蹈,且都為女性,她們長裙飄飄,踩着優美的舞步,不失為一道亮麗的景物線。厚實多彩的舞蹈,悅耳心弦的民族音樂,給人深刻的印象。

普米族厚實多彩的舞蹈文化

  普米族的音樂與歌舞有着親熱的聯繫,詩、歌、舞不能支解,普米族的詩歌險些沒有不用於演唱的,普米族的民歌演唱則大多伴有舞蹈。

  跳鍋莊是普米族傳統的舞跳形式,這種舞蹈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一支竹笛或葫蘆笙,有一塊曠地即可舉行,少則三五人,多則數百人。一樣平常總是在黃昏,在院內或場壩上舉行。舞蹈時,總要在中央燃起一堆火,與室內的鍋莊相似,以是稱之為鍋莊舞。

  鍋樁內容很厚實,從古代的遊牧、狩獵、紡織到今天的趕街、慶豐收、烤酒等都有反映。盛行的曲調有《放單調》、《出山》、《獅子舞》等等。現在,鍋莊舞已生長成為集唱詞、曲調、舞蹈、音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歌舞藝術。

古老的羌族羊圖騰文化

  普米族的民間舞蹈,大要上可分為宗教舞蹈和娛樂舞蹈兩大類。宗教舞蹈,普米族的宗教舞蹈,均為原始宗教舞蹈。目的是祟奉神靈,驅邪攆鬼。從演出場所看,都在特定的宗教流動中演出。如驅邪攆鬼時跳“醒英磋”、葬禮中跳寨細蹬、敬羊舞等。哪一種宗教舞蹈在哪一種宗教流動中跳,教規明白、不得相混。非宗教流動的場所是不允許跳專門性宗教舞蹈的。

  娛樂舞蹈,普米族的民間娛樂舞蹈,普遍具有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特點。舞蹈形式正如普米族民歌所唱的:“如金線把珍珠穿成一串,手拉手跳成十五的月亮。”娛樂舞蹈全是手拉手轉圓圈的舞蹈形式。人們挽手而跳,伴以高亢嘹亮、情緒謝越的唱詞。

  稀奇是普米族婦女雪白的長裙隨舞步輕盈飄旋,似白鷺翻飛,正如《打跳歌》中所唱的:“笛聲一直莫歇腳,舞場上沒有陡岩子,腳底板下沒有刺,跳它個地震山也搖。”在喜慶的聚會之夜,歡快的娛樂性舞蹈,往往一跳就是通宵達旦。

  普米族和滇西北高原上的納西族、白族、彝族、藏族、僳僳族、漢族等兄弟民族相鄰或雜居相處。無論在風俗習俗、民族文化,甚至語言方面都相互影響。蘭坪縣的普米族在習尚、衣飾方面受白族和漢族的影響較突出。

  醒英磋中的道具扁鈴、撥浪鼓等,顯著是受了藏傳釋教的影響。仆瓦磋中的作揖等動作,又透出漢族文化的影子。寧蒗、麗江縣的普米族宗教習俗方面受藏族的影響較多。因而,显示在舞蹈方面,如甲磋舞、羊皮舞、鍋莊舞、裹草帘子舞等許多舞蹈,都為幾個民族所共跳。相互滲透、融合轉變,厚實生長,有些舞蹈甚至難以追尋其母體。

  您可能還會喜歡:
  玄門與土家族文化有着什麼樣的關係?
  你對白族繞三靈文化領會若干?
  什麼是以西為貴,錫伯族民居
  你所不知的哈尼族六月年特色文化

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