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豐富的壯族布洛陀文化
山歌雖然不是仫佬族獨佔的藝術,然則仫佬族的山歌卻有自己怪異的特點。他們唱的山歌大多是以隨口答、古條、口風等特點來唱出屬於仫佬族自己的山歌。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仫佬族文化吧!
仫佬族民間音樂大致分為:山歌、儺戲、舞獅的演出音樂三個部門。經音樂事情者整理,有民謳歌腔40多種句式,依飯節音樂19首,道場師公音樂19首和襲擊樂4首,獅舞《獨角鷲》音樂3首和襲擊樂10首。仫佬族與漢族歌曲者配合挖掘和整理出仫佬族民歌《八月十五走坡來》、《我家住在龍潭邊》等歌曲,被評為天下少數民族優異歌曲。
仫佬的民歌也多姿多彩,仫佬人一樣平常講話用民族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的“仫佬語”;但唱歌卻用漢語小方言“七拐語”。仫佬族山歌是其民歌的一部門,仫佬族人民向來喜歡唱歌,不僅在“走坡”時山歌遍野,在喜慶日子里歌聲不停,縱然在圩上、在田間、在家裡,只要有感於心,便用山歌表達,現在的仫佬山鄉,時時有歌聲,四處是歌場。仫佬族山歌內容厚實,形式多樣。
仫佬族山歌有“有條”、“隨口答”和“口風”三類。“有條”歌即敘事歌,如《唱羅城》、《孟姜女》、《劉三姐》等。“隨口答”為即興吟唱的山歌,以情歌為主。“口風”為取笑歌,歌詞較文雅、語氣較溫順的稱“正口風”,反之則稱“爛口風”。
隨口答
仫佬族山歌之一種,歌詞由唱者隨意編造,沒有一定的歌本,但最能體現人們的頭腦情緒和創作天才。多在通常趕圩、“走坡”、婚姻喜慶、節日會期、尋親探友、生產勞動時唱用。每首四句、六句,每句七字,也有十一字和六字頭七字尾的,文體自由又押韻,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土族服飾典型的標誌:彩虹袖
古條
古條是一種故事式的歌謠,內容大多是一些盛行民間的歷史事宜、人物及神話傳說。如《唱羅城》、《呂蒙正受害》等,每首歌都有一定的歌詞,不能隨意締造,現有的歌本多數屬於這類。每一古條歌歌詞最多30首,最少15首,各首歌詞之間有內在聯繫,而且必須押韻,內容既有拆字、拼書、示意的,也有問人、問事、問物、自問自答的,現實上就是一篇優美悅耳的敘事詩。在仫佬山鄉的良辰吉日里,多數以唱“古條”為主,唱者多是中年人。
口風
口風是一種取笑性歌謠,機智詼諧詼諧。
口風分“正口風”和“爛口風”兩種,前者多以勸人為善、助人為樂、尊老愛勸、友善鄰里為內容;後者則着重以抨擊社會歪風邪氣,取笑貌寢徵象為主要內容,也有在人人相互嘲罵時唱的。一樣平常不拘名堂,隨意締造,也沒有記在本子上,歌詞不以句論,而以120、240、280字為一首,因字數劃定嚴酷,措詞又對照拘緊,難編難記,以是唱用的人很少。
由於唱歌的場所差異,所唱的歌也有劃分,在“走坡”時主要唱“隨口答”,間唱“口風”,但不唱“古條”;在家中的喜慶場所,則以唱“古條”為主,也有“隨口答”,但不唱“口風”。
仫佬族山歌現已多用“土拐話”唱,也有不少人明白唱仫佬歌,但能隨意締造山歌的已經不多了。
無論唱“古條”、“隨口答”照樣“口風”,必須是對唱的,而且至少是兩個對兩個,沒有一個對一個的。在“走坡”時,青年男女每十一、十二人組成群唱,唱了一會再分唱,分唱到兩人對唱為止。唱的時刻,先由一人領唱,唱到每句中段,陪唱的人便隨聲擁護。
此外,若是按句式分,仫佬民歌有幾十種歌體。民間歌手或按全首句數,或按每句字數,或按全首字數稱謂歌名。
您可能還喜歡:
斡日切:一個显示天鵝優雅姿態的舞蹈
怒族特色民居:千腳落地房
你所不知的瑤族禮儀文化
怒族不能思議的橋:“溜索渡江”
塔吉克族早期自然崇拜而形成的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