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撒拉族宗教中的薩滿教意識
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禮儀之邦。從古至今禮儀無處不在。昔人通過禮儀約束,希望自身能力修身養性,使自己加倍優美絕倫。各民族之間的禮儀在細節上可能略有差異。然則大偏向都是一致的。那麼在回族文化中獨佔的禮儀文化都是什麼?
回族的儀禮習俗包羅人生儀禮和生涯禮儀兩大部門。人生儀禮,主要是從生到死之間的若干重大階段的儀禮。如中國回族自形成以來主要有降生禮、命名禮、滿月禮、百日禮、抓周禮、割禮、婚禮、喪禮等。生涯禮儀主要是碰頭禮、待客禮等。
回族的降生禮
回族把出生視為一種大禮,保留着許多傳統的習慣習慣。在孕育期,通常稱婦女有孕為“有喜”。詢問時,一樣平常只說有喜了嗎?而不能問你有身了嗎?婦女在孕育期另有許多避忌和禁忌。回族以為,孩子出生后,誰先進入產房,孩子的氣質、性子就像誰。這是回族人民一種美妙的祝願和希冀。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後,主人要給她散五至十元的包貼,有的還給買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時刻,回族叫“三洗”,也叫“洗三”,要用熱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孩子滿月後,還要舉行滿月禮,也叫賀滿月。孩子到了一百天,有的還舉行“百日禮”,回族也叫“趕百路子”,祝福孩子一生中走寬闊的蹊徑,奔遠大的前途。
回族的命名禮
回族在嬰兒降生的當天或三天之內,必須請一位阿匐給嬰兒舉行命名禮,即起經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禮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門檻里。阿匐站在門口或門檻外,先對着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即在清真寺宣禮塔上召喚教民上寺星期的宣禮詞。再對着小孩的左耳念“殺麥體”,即教民匯聚到清真寺后準備星期的招呼詞。
中國最小的樂器:撒拉族的口弦
爾後,是男孩便在左耳里逐步吹一口吻或輕輕咬一下,是女孩則在右耳朵里吹一口吻。回族除以伊斯兰教經典上的聖賢人的名字命名外,另有以下命名法:有的以嬰兒的生日命名。有的以順序或排行命名,有的以動物命名,另有的憑證祖怙恃的歲數,以数字命名。
回族的抓周禮
抓周禮也叫歲禮,回族俗稱抓歲。這是回族當中較為普遍的一種禮儀,尤其有的回族生的第一胎,或有些沒有生育能力領別人孩子的,則更重視這種儀禮。舉行抓歲禮時,主人要放一個大紅桌子,桌子上喜歡擺上鋼筆、毛筆、條記本、《古蘭經》和用紙製作的小飛機、小汽船、刀、劍及其它玩具等,爾後,由母親或父親把小孩抱到桌子前,讓小孩隨便抓。
回族的割禮
割禮,阿拉伯語“海特乃”的意譯。回族俗稱“遜乃提”,也叫割禮或成丁禮。回族為什麼要割包皮呢?由於伊斯兰教劃定男孩到十二歲,已經懂事,要最先肩負宗教義務,推行“天命”和“遜乃”的宗教作業。這樣宗教上的一些劃定耐久生長,久而久之,逐步地便成了回族的習慣習慣。
回族的碰頭禮
俗語言,“回回碰頭三分親”。回族無論男女老小,他們碰頭相互問候時,通用一種祝安詞,也叫碰頭語。這一禮俗文化,源於阿拉伯。這種祝安詞原帶有宗教色彩,但經耐久沿用,回族群眾已經把它看成是正常的視安問候語,相當於漢語的“您好”和“您也好”。回族在相互說“色倆目”時,同時還握手。有些地方的回族在致“色倆目”時,右手置撫胸前,腰微微前躬,示意從心裏敬重對方,衷心地祝願。
回族的待客禮
回族人民待人忠實憨厚,和善可親,有禮有節。當家裡來客人時;走出大門外去迎接。如客人騎自行車,立刻把車子接過來推上,對有行李包的客人要把行李接過來提上。客人進屋時,要自動給揭開門帘,讓客人先進屋。客人入座后,馬上沏茶、備飯。
你可能也喜歡:
回族“油香”習俗與文化
回族的傳統文明及歷史孝順
回族文化的泉源及多元性
回族飲食文化對社會的影響是什麼?
回族的宗教信仰,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