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塔吉克族的農事節日:引水節和播種節

多才多藝的塔吉克族學者:阿提克姆·則米爾

  中國文化博大精湛,在民族的文化傳承上有着許多的與眾差異。而在中國人數不多的少數名族中,塔吉克族的農事節日是怪異的。那麼,在古今撒播下來的塔吉克族文化里,他們的農事節日引水節和播種節是怎樣的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塔吉克族

  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族引水節是塔吉克族的農事節日。塔吉克語稱引水節為“孜瓦爾”。

  破冰引水之前,全村的人都要做一些準備事情,一是種種砸冰的工具;二是先要到主要河流的冰面上撒些黑土,以利於冰層外面吸熱,加速冰層的融化;三是要烤制三塊節日用的大饢,一個留在家裡,兩個帶到引水工地食用。

  節日當天,人人騎上馬,帶上工具和饢,由穆拉甫(認真水的頭人)帶到引水點。接着便最先熱火朝天的破冰引水和整修水渠的勞動。在勞動中,人人懷着節日的心情和為爭取豐收的信心,爭先恐后,搶着乾重活。當水引入渠道后,人們歡呼雀躍,祝賀引水樂成,並群集在渠邊,最先共食帶來的節日大烤饢,人人有說有笑,孩子們則相互撩水嬉鬧,洋溢着節日的歡欣氣氛。食畢,人人還要坐在一起舉行祈禱,祈求厚實的水源,阻止災難,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最後,人人還要舉行賽馬、叼羊等娛樂流動,祝賀節日,祝賀引水樂成,全村人陶醉在歡欣的節日之中。

  這一節日與帕米爾高原的自然環境親熱相關,高原上天氣嚴寒,冬季河流、山水冰結,春季如不破冰引水,人們便無法開耕播種。

  節日事後,第二天人們便開犁播種,集中精神最先一年一度的春耕生產,進入春耕的大忙季節。

婚嫁習俗更是別具一格的塔吉克族

  引水節事後,第二天就最先播種節,又叫耕作節。當引水入澆灌耕地之後,便最先耕地播種,這時要舉行“哈莫孜瓦斯特”儀式。

  聽說,這種人撒種,可以獲得豐收,以是人人請他撒下第一粒種子,以求吉祥。被選舉者喜笑顏開,口中念念有詞,拎着種子一把把地向田間早已守候在那裡的人群身上撒去,人人拽着衣襟,笑聲陣陣,往種子撒落處蜂擁着,以此示意對春耕播種的祝賀。

  撒完種子,由一人牽着一頭膘肥體壯的耕牛到地里象徵性地犁幾下,並撒幾把麥種示意開播。然後給耕牛喂些形如犁鏵、犁套之類的麵食,示意對耕牛的慰勞。幹完地里的活,人人相互拜節。節日時代,整個村子都充滿相互互助的融洽氣氛。

  聽說在舊社會的播種節,那些生涯貧困、缺乏種籽的人們要全家出動去接種籽以解燃眉之急,現在的撒種與接種不外是一種儀式而已。塔吉克人的播種節另有向客人潑水的禮俗,這一天塔吉克人家中若來客人,臨別時,早已端着一盆水期待在門外的婦女待客人一出來就向他身上潑水,示意敬意。

  引水節和播種節雖然和農業有着親熱的關係,但和當地的自然條件也有着密不能分的聯繫。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於帕米爾高原,天氣嚴寒,人口希罕,棲身渙散。在這種自然條件下,開春破冰引水、播種僅靠一兩戶人家是難以完成的,需發動和組織全村男女老小一起出動,團結相助。

  播種節的形成和生長以塔吉克族人民相助淳樸的情緒把人人連在一起,“助人為榮,損人為恥”的風俗對構建協調社會仍具有現實意義。

  國家異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珍愛,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你可能也喜歡:
  苗族酒文化,苗族飲酒習俗
  清點苗族節日文化大全
  源遠流長的回族宗教音樂
  回族的宗教信仰,你知道嗎?

具有民族特色的錫伯族服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