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土族舞蹈:安昭舞
在中國古代,戲曲是供人們逢年過節或家有喜事的時刻瀏覽的一種娛樂節目,經由長時間的生長與各地的文化差異下,以是形成許多紛歧樣的戲曲文化。然則羌族民間的釋比戲卻是一種與祭祀流動有關的戲曲。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撒播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和綿羊市北川縣等羌族區域,有一種集祭祀禮儀與戲劇演出於一體的羌族民間戲劇。羌語叫“刺喇”或“俞哦”。此戲在祭神或婚喪嫁娶等流動中演出,均由巫師釋比主持並飾演,故稱“釋比戲”。
酷嗜酸辣飲食習俗的仫佬族
釋比戲始於何時,尚無確切史料依據,一些專家以為這與祭祀流動有關。每年的陰曆十月月朔、八月十五的還願流動,四月份的祭山會及祭天、祭廟、祭酒等流動。釋比不只主持這些大型的整體祭祀流動,也為單戶家人做驅邪祛魔、治病消災的法事。為了使這些流動生動有意見意義,吸引周圍觀眾,釋比們將一些神話傳說,歷史故事融入禮儀流動中。在做法事流動時,釋比們模擬種種仙人、鬼魅的語調,又唱又跳,有時加上一些插科譏笑、逗人取樂的演出,以增添娛樂性和神秘性。
羌族祭山會主持釋比
釋比戲分上壇戲、中壇戲和下壇戲。上壇戲敘說神事,一樣平常在整體流動時演唱。如《木姐珠與斗安珠》講述先祖木姐珠從天上下凡與牧羊人斗安珠娶親,建設羌寨的故事。種壇戲反映的是人事,一樣平常是保佑平安祥瑞,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如《羌戈大戰》講述羌人西遷四川茂縣區域,與魔干戈基人戰鬥。終於在天神木比塔輔助下,戰勝戈基人,始得安身立命。此外《赤機格補》、《木姐珠剪紙救百獸》等戲。下壇戲敘說鬼事。釋比演出若何施展術數驅逐鬼邪的故事的等戲。
釋比戲的演出、原始古樸,角色由釋比飾演,一人可飾演兩個或多個角色,既演男子、又扮女子。有些戲,以釋比為主,群眾也可以加入,他們既是觀眾又是演員。如求雨祭祀時演出《斗星魃》,在釋比的指導下,挑選一人扮旱魃,藏匿於山林之中;以後,羌民敲鑼打鼓,口呼號子,手拿象徵性的武器,追擊旱魃,直到將旱魃抓獲。釋比戲的演出,沒有牢靠的場所。祭祀場所、神山、神林、湖邊、草坪、庭院、堂屋都可作為演出“舞台”。而中壇戲《婚嫁》,則在新郎新娘的堂屋裡演出,一問一答,一唱一和,插科譏笑,逼人取樂。
您可能還喜歡:
歷史悠久的藏族飲茶文化
神奇的黎族醫藥文化
土家族圖騰文化預示着什麼?
關於黎族植物文化你領會若干?
怒族的多樣節慶與唯美服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