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嗜酸辣飲食習俗的仫佬族
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有着帶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舞蹈,而舞蹈的存在,是人們抒發對美妙生涯的熱愛與憧憬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喜慶的日子里更能增添點歡欣的氣息。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土族文化吧!
安昭舞是一種古老的土族舞蹈,盛行於相助,安昭亦稱“轉安昭”,它與蒙古族的“安代舞”相近。演出時,在場院中央燃起篝火,老小皆着艷服,按男在前女在後的順序圍火堆成圈,由一人領唱,眾人唱和,翩翩起舞,直至深夜。“安昭”一詞並無現實寄義,它是唱歌襯詞“安昭索羅羅”的簡稱,現在已演化成為民間歌舞安昭的專用名稱。安召舞是土族人世代相傳的一種團體歌舞形式,每當歡度佳節、慶祝豐收和舉行婚禮時,人們群集到庭院里或打麥場上跳安昭舞,出現出一片喜慶情景。
“安昭”歌舞的唱詞涉及普遍,從問答形式到祝賀豐年以及送舊迎新、讚頌祝福、祈求祥瑞如意、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等,邊歌邊舞,歌舞連繫,舞姿古樸內在且優美、平穩,一首歌一個跳法,歌名就是舞名,膾炙人口的有“安昭索羅羅”、“占昭什責”、“辛中布什索”、“拉熱勒”、“昭音昭”、“新瑪羅”、“拉熱拉莫”等幾種歌舞曲,節奏歡快,帶有抒情色彩,無樂器伴奏。女性舞蹈動作優雅、秀氣、溫柔,男性則粗獷、爽朗、大方。土族有舞便有歌,歌與舞慎密連繫,使舞韻加倍優美。
怒族的多樣節慶與唯美服飾文化
土族安召舞曲中大多數是三拍子的節奏,這種節奏,反映出土族歌舞音樂獨樹一幟的特點。曲體上下結構顯著,有時少量泛起裝飾音,在曲調中起着華彩作用,民族風味加倍濃郁。舞蹈動作:先向下彎腰,兩臂左右擺動數次,然後高跳一步向右轉一圈,轉圈時兩臂上舉。動作周而復始。舞步輕盈優美,氣概怪異。
安昭舞按其特點和使用場所的差異,約可分為三類:
1、祭祀安昭舞
這是和宗教信仰習慣相關,以祭祀禮儀為中央的宴會舞蹈。其特點是會在祭祀流動中邊供拜,邊吃喝,邊歌舞,排場充滿虔敬、熾熱、歡躍的氣氛。
2、節慶安昭舞
安昭舞具有鮮明的群眾性、社會性與習慣性,牢牢地裹纏在土族城鄉(尤其在農村)一樣平常生涯禮儀、節日、喜慶和宗教祭祀等宴會流動中,具有氣概多樣,舞蹈琳琅滿目的特點。
3、婚禮安昭舞
土族至今婚娶時保持歌舞共賀習俗,而且撒播地域甚廣。娶親時,飲酒作樂,歌舞達旦,沿襲着這類古風的傳統。
您可能還喜歡:
土家族音樂文化,你知若干?
帶你走進土家族酒文化
仫佬族走親探友的好日子:依飯節
土族怪異而又極具價值的“跳於菟”
藏傳佛教與蒙古族文化有着什麼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