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錫伯族家廟歷史及修建特色

豐富多彩的景頗族舞蹈文化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怪異的修建特色,這些修建都是受其民族文化的影響,從而製作出帶有該民族特色的修建。而錫伯族家廟就是一座帶有錫伯族特色的修建,這個修建是製作於清朝時代。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錫伯族文化吧!

錫伯族家廟

  早期的錫伯族人多數棲身在海拉爾。清初,皇太極為防止錫伯人造反,把聚居在一起的錫伯人逐步分配到各地去駐防。康熙年間,為增強防務的需要,朝廷又將錫伯兵丁連同家小近8000人分三批遷入盛京。往後,盛京的錫伯人一年比一年多起來。

  錫伯人多數信仰喇嘛教,但盛京卻沒有一個他們做佛事的牢靠場所。康熙四十六年,盛京的錫伯人籌集60兩銀子,在皇寺周圍買了五間屋子,找來匠人塑造了佛像,又從京師(北京)請來了甘珠爾經(大藏經)108部,確立了錫伯家廟。由於錫伯族人敬仰關公,家廟裡又特供關公雕像,於陰曆六月初十關公生日,與五月十三關公孤軍作戰之日祭關公兩次。這樣,每年錫伯族家廟在陰曆春節,四月初八佛誕節和關公的兩個祭日都是廟門大開,有盛大的廟會,太平寺一時間成為盛京香火壯盛的勝地之一。

錫伯族歷史:開渠功臣圖伯特

  有關太平寺的確立時間,曾存在過多種說法。已故的錫伯族歷史文化專家關方生前為了準確記述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的歷史概況,除查閱相關史料外,還曾先後走訪200餘人次,並多次召開座談會。經他研究以為,關於太平寺確立的年月,一樣平常存在以下三種說法:一、《瀋陽縣誌》卷十三紀錄:康熙三十六年建錫伯家廟;二、1951年廟產挂號中紀錄:太平寺建在北市區站前街太平寺衚衕十二號,清康熙四十年二月十五日確立;三、家廟碑文中紀錄:康熙四十六年,錫伯眾人籌集白銀六十兩,置買民房五間,始建太平寺。也許這三種時間的說法,反映的是家廟初建到建成的一個歷程。

  在太平寺的正殿正中曾懸挂着木匾一方,上書四個燙金大字“錫伯族家廟”。現存瀋陽故宮博物館。這塊匾額,也有着一段神奇的傳說。咸豐年間,駐守在盛京城的錫伯族協領色普鏗額,被派率部赴天津與入侵的法軍作戰。

  您可能還喜歡:
  柯爾克孜族的待客飲食
  景頗人獨具特色的“酒文化”
  體現柯爾克孜族性格的衣飾文化
  祛惡揚善的景頗族目瑙縱歌

柯爾克孜族傳統民間習俗:熬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