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柯爾克孜族樂器文化
自從我們的祖先從原始社會提高到文明社會時,“衣食住行”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尤其是住的這一方面。有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我們叫做家也是我們住的地方,景頗族文化里,他們的修建是憑證環境,地理來製作的。
走進雲南德宏州景頗族聚居的山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另具匠心的景頗族竹樓。景頗族的聚居區一樣平常是幾家或幾十家組成單元寨,由一個個單寨形成群寨。
景頗族聚居的山區,海拔一樣平常在1500到2000米左右,這裏天氣溫順,霜期一樣平常僅一兩個月,年平均溫度在攝氏18度至24度之間。草頂竹樓的景頗族住宅,多建於斜坡上,一邊接地,一邊傾軋,樓上住人,樓下飼養豬雞,大牲畜則另建廄欄。
草頂竹樓屬長條式,開門於一端,先進入過道間。豈論官家或國民家的過道間都有柱一棵,巨細紛歧,憑證人口、勞動力和屋子的巨細而異。大山官家的柱子,有的直徑達二三尺,柱子的粗洪水平標志著山官勢力的巨細。
在過道間還放置着杵臼和腳碓,用以春米。通過此間,然後才氣登梯上樓。屋內憑證人口若干設置若干火塘,周圍鋪以蔑席,作為寢榻之處。景頗竹樓每間正中設一個火塘,供全家人聚坐取暖和。火塘周圍是家人歇息和睡覺的地方。這種草頂竹樓,每隔幾年就要修茸1次。
藏族春節文化是什麼,你了解嗎?
景頗族建蓋竹樓也和其他民族一樣,十分重視選擇地基,不在山樑正中蓋房,而選擇在當陽平緩、依山傍水的地方。製作竹樓、牆、梁、樓板、椽子護欄、樓梯和床凳,都是使用竹子(也有的人家樑柱用木料),樓下透風,涼風徐徐使竹樓頗為涼爽。
竹樓的後院園地,對照坦蕩,日照足夠,溪水圍繞,土地肥沃,林木興隆,濃蔭籠罩,可以種菜、培竹、栽花育果。有的人家另有水井,洗衣煮飯少不了它。竹樓後邊用竹條圍圈起來,當地人叫做園子。
景頗竹樓一樣平常分為3種:第一種是全樓式,即整間屋子,所有人都住在樓上。景頗族有友善相處的優越習慣,有的人家弟兄幾個都娶親生了娃娃還不分居,人多的達二十多口。這樣的人家,住的竹樓就不是三格,而是四格、五格、六格,有八九個火塘。
樓下大多是一人多高的空間;第二種是半樓式,即竹屋的一半用作樓屋,另外一半做伙房,或是支上一副腳碓,或者用來堆放秋糧;第三種是田棚窩鋪,用來守衛莊稼,或用來煮飯和休息。通常上樓的人一律脫鞋,保持清潔。
景頗族竹樓,具有粘稠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其最悅耳之處也恰恰在於純樸簡素中締造出散發著土壤芬香的鄉土美和風情美。
你可能也喜歡:
景頗族筒裙,衣飾文化之精髓
景頗族的“牛文化”面面觀
厚實多彩的景頗族舞蹈文化
景頗族“目瑙”起源的傳說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