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女性的象徵“腰箍”文化
在中原大地上,有着許多的民族,這些民族都有着屬於自己民族的一些習慣和習慣,固然也包羅節日,這些傳統的節日對於他們都有着稀奇的意義。那麼,你知道基諾族的打鐵節嗎?下面的基諾族文化為您帶來關於打鐵節的更多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打鐵節是基諾族文化中最盛大、最盛大的節日。基諾族稱之為“特懋克”。打鐵節的時間約莫在陰曆臘月,詳細時期不牢固,每年由寨中的七位長老推算確定,一旦時間確定,寨父卓巴就把置放在家中的神聖的大鼓掛起來。。
這個節日原沒有牢固節期,一樣平常是在陰曆臘月舉慶。屆時,人們打好新刀、新斧,準備投入春耕生產。然後便最先打鞦韆、打陀螺、丟包、踩高蹺等文體流動或串寨探友,相互宴請,歡度節日。由於打鐵節在基諾族中影響較深,並已沿用成俗,加之節期在冬末春初等因素,西雙版納州人大會於1988年將其正式定為基諾族的年節,決議在每年公曆2月6日至8日開展慶祝流動。
打鐵節由來
相傳良久以前,基諾族有個婦女婚後有身,懷了九年九個月還未臨盆。於是她就抱着一隻白母雞和一隻黑母雞去巫師末丕那裡獻菜獻飯,請末丕施法。然則,末丕使盡術數,孩子照樣沒有生下來。又過了幾天,這個婦女以為肋骨很痛,而且還“咯巴”地響,痛得她滿地打滾。原來,肚裏的誰人孩子咬斷了她的七根肋骨,從肋下鑽了出來。孩子出來后,一手拿火鉗,一手拿鐵鎚,才出生就打起鐵來。從那以後,基諾族人最先使用鐵器,而且每年都要紀念這位打鐵的基諾族祖先,沿用成習也就有了打鐵節。基諾語中的“特”為漢語“打”的意思;“懋克”為大塊的鐵。
東鄉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特色文化?
節日內容
打鐵節當天晚上要舉行祭鼓儀式:寨父領着一班人,帶着酒肉到鐵匠家做祈禱,並在鐵匠家宴客。宴席上,人們要喝酒唱歌。第二天,人人又把鐵匠請到寨父家裡,坐在席上。寨父問鐵匠昨晚所做之夢,鐵匠就講述他的夢鄉。在座的人憑證鐵匠的講述來剖析今年是風調雨順照樣災荒之年。如鐵匠夢見果樹樹杈中長出兩個果,夢見冰雹、河水猛漲、百花爭艷等都是美夢,預兆豐年。解夢之後,人人最先喝酒吃菜,相互祝賀。
接着寨父和鐵匠帶上鐵匠的徒弟,一起到鐵匠打鐵房裡舉行祭祀。先將打鐵房掃除清潔,然後殺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用雞毛把雞血塗刷在鐵匠的風箱、爐子、鐵鎚、火鉗等工具上。這是鐵匠拿起錘,做一個打鐵的動作,接着就最先煮雞吃。吃時也要舉行祭祀,祭儀之後,全寨才正式最先歡慶新年流動。
此外,基諾人過打鐵節一定要跳《大鼓舞》,跳時人們首先在寨父卓巴家前搭一個祭台,祭台中用竹篾彎紮成一道“彩虹”,祭台靠山有一幅《洪水故事》的彩畫,彩畫前放置一面舞蹈用的牛皮大鼓。舞蹈最先前,按老例由大寨父卓巴先向大鼓祭酒,后擊鼓舞蹈,依次是二寨父卓生,在七老和首席鐵匠祭鼓舞蹈后,人們隨着鼓點挑起粗獷的舞蹈,這就是基諾人歡慶豐收的“太陽鼓”舞。
現在的每年2月6日到8日,基諾族人民統一在鄉駐地舉行這種慶祝流動,往往中外遊客、各民族代表也雲集在基諾山旁觀大鼓舞、剽牛、踩高蹺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慶祝流動,並和基諾族群眾一起唱歌舞蹈,一起歡度佳節。
你可能也喜歡:
怪異的基諾族傳統採集文化
基諾族的民族有着什麼深摯的文化內在?
“活住屋”基諾族的民居文化
獨具特色的基諾族傳統習慣文化
獨具民族特色的東鄉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