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傳統體育活動“傈僳族弓弩”
拜堂娶親鬧洞房是我們對古代婚禮的印象,那麼,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的傈僳族的婚禮習慣是怎麼樣的呢?他們的婚俗與眾差異,獨具特色。小編網絡了一些傈僳族文化中的婚俗知識,一起來領會傈僳族的怪異婚俗文化特色吧!
青年男女通過勞動生產、逢年過節、 加入婚禮、祝賀豐收、社會聚會、生意往來以及串女人等流動,熟悉了對方,併發生了戀慕之心,就可以尋找時機與對方對歌。如在小路上相遇,在溜索旁重逢,在四間勞動,在密林中砍柴,都可以背過身子,手扶耳朵,向戀慕的人丟一首歌已往。對方聽到后,就會對回歌來。這樣一來一往,互問互答,兩人世情緒的距離就越拉越近了。
第二天早飯後,女方家組成熱鬧的送親隊伍,抬、背着妝奩,由新娘的娘舅背着新娘,在鞭炮和火槍聲中脫離女方家。此時,新娘示意不忍離別怙恃姐妹,要禮儀性地哭泣,但哭聲一樣平常連續不長,來賓就唱起(送親歌)。可以說,新娘是在歌聲和哭聲中上路的。
到男方家門口時,從竹樓到庭院,四處都群集着男方迎親的人。人們分站兩旁,用盛大的禮儀來迎接新娘,迎接送親的客人。
基諾族火把節是什麼時候?
新娘進了男方家的竹樓后,女方家送親隊伍中走出七八個結實的小伙子,他們圍着男方家火塘跳(跺腳舞),以象徵性地檢查新娘住的竹樓是否牢實。跳完后,送親的人們才進屋子就坐。
這時刻,圍坐在火塘邊的老人一邊喝酒,一邊唱起了僳僳族的(創業歌),以歌聲教育新人不忘民族的歷史,不忘恩負義祖先創業的艱難。接着,男方家的歌手和女方家的歌手最先對歌。時而小我私人對唱,時而一個領唱,眾從合唱,只聽歌聲陣陣,此起彼伏,並夾着陣陣的歡笑聲,把喜慶的氣氛渲染得很濃。歌手們演唱時右手搭在歌伴的肩上,左手放在耳根的下部,隨着曲調的節奏一左一右地擺動,所唱的曲調明快活躍,旋律優美流通。 婚禮這天,女方家送親的人們在男方家受到盛意款待,除酒內只管享用外,男方家的人還一撥一撥地過來敬酒、勸酒,致使不少送親者成了醉翁。送親者喝醉的越多,男方家越以為樂,甚至會成為美談。
第二天早上,送親的人們返回時,男方要托他們帶一些酒肉給女方怙恃,鑒於舉行婚禮的當天新婚配偶差異房,以是第二晚上新人同房之前,要請一老人在火塘邊持酒為新人祝福:"世上一切蟲魚鳥獸都是成雙成對的,希望你們配偶白頭偕老。"婚後數天至十多天,新郎陪新娘一道回門。
回門時,新郎要帶去豬肉、包穀粑粑、三腳架等物送給岳父家,同時要在岳父家輔助干十餘日的活才氣攜手返回。返回時,母親會送給做了新娘的女兒一隻雞、一口鍋和鐮刀等物,以祝福新人的家庭祥瑞幸福。 僳僳族歷史上曾有搖籃婚配、交流婚和搶婚的習俗,但現在已基本絕跡了。
您可能也喜歡:
東鄉族聖紀節的習俗與文化
獨具民族特色的門巴族修建文化
惟妙惟肖的烏孜別克族舞蹈文化
極具特色的烏孜別克族語言文化
你所不知道的德昂族民俗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