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羌族獨具代表性的文化:羌族薩朗

頗具羌族特色的羌族沙朗文化

  羌族薩朗是最代表羌族文化的一種舞蹈,是當地羌族人民娛己娛神的主要手段。在羌族,無論是喜事、憂事,無論是田間地頭照樣院壩堂屋,都能看到薩朗的影子,隨着時代的生長,薩朗不僅承載了羌族文化的傳承,也承載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

薩朗

  羌族薩朗作為羌族多數歌舞種類的統稱,源於羌文化在生長曆程中的融會與互補。因此,要說明羌族薩朗的藝術特點,就必須從其內部門類中逐一道來。整體上說,羌族薩朗粗狂、曠達,卻又不失溫婉與細膩,歌舞不分居是其文化基本特徵(縱然使用数字音樂亦然)。特點如下:

  舞蹈顯著保留着原始樂舞粗獷、古樸的氣概,大多數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流動中舉行。舞者既能通過舞蹈取悅祖先神靈,又得以自娛,以襲擊樂器伴奏,加深人們對神的崇敬和神秘感。

  歌伴舞步。舞蹈動作的显示和歌詞內容沒有直接的聯繫,多數舞者用歌來促使舞蹈循環往複的舉行。

極具特色的羌族服飾文化

  羌族民間的動律显示為屈伸,向下顫膝,同邊行舞,胯部的開合,雙腳交織點踏,左右擰傾。措施組合是從左至右而行。舞蹈音樂節奏的特點同舞者的情緒显示相吻合,竣事句下滑,統一樂句男領女跟,動作完全重複,節奏的強弱升降連繫巧妙協調。

  起源地與形式
  憑證起源地和形式差異,羌族薩朗分為北方言區的薩朗、卡斯達溫、仁木那·聳瓦,以及南方言區的席布搓、莫恩那莎等種類。

  功效與社會意義
  憑證功效與社會意義,羌族薩朗分為喜事薩朗、憂事薩朗。喜事薩朗普遍用於自娛自樂、節日慶典、文化交流、一樣平常健身等,憂事薩朗則在祭祀、喪葬等場所泛起,主要用於娛神娛鬼。喜事薩朗與憂事薩朗的歌曲區別十分顯著,舞蹈動作區別主要在於快慢節奏。

  生長轉變形態
  憑證生長轉變形態,羌族薩朗又可以分為原生態與規範化兩種。原生態羌族薩朗沿襲古風,自唱自跳歌舞不分居具有一定內在聯繫,是羌民生涯中休憩、娛樂、祭祀、禮儀的主要手段;規範化羌族薩朗使用数字音樂伴奏,每首歌牢靠有經由藝術家整編創作的舞蹈動作組合,歌與舞通常無關聯。

  你可能也喜歡:
  羌族鍋莊與藏族鍋莊的區別是什麼
  剖析:羌族修建特色以及文化內在
  獨具民族特色的羌族祭山會
  你所不知道的羌族禮儀文化

羌族舞蹈主要形式和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