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遺產有哪些,你知道嗎?
日麥節,漢語叫做羌節,是羌族的新年,也是羌族最盛大的節日。羌族是中華民族人人庭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而羌年作為羌族文化主要的一部門,現在已經被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若是你還想領會關於羌年的更多內容,就往下看吧。
羌年為羌族傳統節日又稱小年,每年陰曆十月一日舉行。在茂縣一帶,過羌年有特殊劃定:昔時全寨沒有成年人殞命過羌年,否則只能過春節。牛羌傳統節日每年陰曆十一月一日舉行,節期一天。這天,要讓耕牛休息,喂以面饃和麥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饃饃掛在牛角上,然後放其出圈自由流動。主人到牛王廟焚香燒紙,並宰羊一隻、雞一隻,祈求牛王爺保佑耕牛平安不遭瘟疫。
羌族服飾的來歷以及意義是什麼?
傳說古時刻,天底下有座山是和天連在一起的。地上的人可以爬到天上去,天上的人可以跑到地上來。有一天,天神木比塔的小女兒木姐珠跑到地上來玩,不巧遇到一隻老虎,木姐珠嚇得驚叫起來。危急時刻,正在放羊的安珠打死了老虎,久了木姐珠。回到天上后,木姐珠請求父親把自己許配給安珠。天神有意刁難安珠,說只有砍完九十九座山上的樹,種完九十九座山上的玉米才可以娶木姐珠。在火神、風神、雨神的輔助下,安珠用了三天的時間久完成了義務。天神只能准許了這門親事。木姐珠臨行時,怙恃給了她樹種、糧食和牲畜作陪嫁。來到世間后,木姐珠和安珠所種的數目驀然成林,糧食豐收,牲畜成群。木姐珠不忘怙恃的膏澤,在秋收后把糧食和肥壯的牲畜擺在原野上,向上天祝壽。往後,羌年就成為羌民喜慶豐收、謝謝上天的日子。
日麥節,也叫“羌歷新年”、“過小年”“豐收節”等,因羌族平陽曆而得名,是羌族一年中慶豐收、送祝福、祈平安為主要內容的最為盛大的節日。流動為期3——5天,主要漫衍在茂縣23個州里149個行政村的寬大羌族區域,此外,在汶川縣、理縣、松潘縣、北川羌族自治縣等的羌族漫衍區域也有漫衍。其起源已不能考。從內容上看,該流動主要反映的是早期的農耕文化流動情形,然則,從显示方式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遊牧、狩獵時期和萬物有靈的時代影子。
羌族沒有文字,大量的文化是靠口傳心記來傳承的。“日麥節”(羌年)歷在民間長存而不衰,這說明她和她的民族一樣,具有頑強生命力。1986年,由在京羌族同胞首先提議“日麥節”(羌年)流動。自此,“日麥節”(羌年)漸入統一,併為官方所認同。1988年茂縣、汶川、理縣、北川4縣人民政府團結舉行了為期4年的“日麥節”(羌年)流動,同年,該流動被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確定為羌族同胞的法定節日。自此,羌族傳統節日“日麥節”(羌年)方獲得了有用珍愛。
你可能也喜歡:
土族和土家族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
你所不知道的土族婚俗文化
屬於土族人豐收的節日:土族納頓節
關於土族傳統節日都有哪些?
羌族過年習俗,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