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傳統食品有什麼
普米族和摩梭人都是母系社會的代表,都保留着母系社會的遺俗。走婚,成人禮,婚嫁習俗都是這兩個民族配合擁有的。星散多年來,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和衣飾。那麼普米族文化和摩梭人文化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下。
摩梭人所住的衡宇稱為“祖母屋”(“祖母”在摩梭語里有“大”的意思,以是又譯為“家屋”),祖母屋由兩根柱支持,劃分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同等,男柱和女柱必須出自統一棵樹,女柱為根,男柱為干,象徵“女本男末”。祖母屋中有“火塘”,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脈,因此不能熄滅。家中所有主要儀式和聚會都在火塘前舉行。
家庭由最年長或最有能力的老祖母掌握權力,棲身於自力的祖母房,若家中最老一輩有多名成員,則以有能者為當家,又有“舅掌禮儀母掌財”的制度。成年女性棲身於二樓,稱為花樓,其兄弟與娘舅則棲身於一樓。只有花樓的房間開有外窗,以供走婚的男子收支。
富有民族特色的普米族情人節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各地方言差異不大,一樣平常都能相互通話。許多普米人還兼通漢族、白族、納西族、藏族等民族的語言。已往,寧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來拼記普米語,用以紀錄本民族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歌謠等,但撒播不廣。厥後多被巫師用以謄寫經卷。現在,普米族區域多數通用華文。
普米族兒童衣飾不分男女,十三歲以前均穿開襠長衫,衣褲連為一體,腰間系一根帶子,足穿自製的皮鞋。男子上身穿麻布或氆氌、布呢質的短衣,下穿寬大的長褲,披白羊皮領褂,膝下用布氈裹腿,腰間佩刀,腳穿自製的牛皮或豬皮鞋。女子衣飾較為龐大,名堂繁多。
納西族摩梭人生涯在雲南的永寧及四川鹽源、木里等地。男子衣飾與周圍的藏族相似,頭戴寬邊禮帽;上身着高領鑲邊右衽短衫,下穿深色長褲,褲腿寬大;穿藏式高筒靴,褲腳扎於靴內;腰束寬約20厘米的黑、紅等毛織品腰帶或氆氌。青年婦女梳辮盤髻,梳辮時頭髮中要摻入3倍於本人頭髮的氂牛尾毛,合編成辮子並加上料珠裝飾。
你可能也喜歡:
古老奇異的普米族成人禮
你所不知的普米族過年習俗
顯著地域性特徵的普米族民居
怪異民族文化:普米族走婚
普米族轉山會的節日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