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普米族轉山會的節日習慣

載歌載舞的布朗族桑衎節

  普米族轉山會又稱“繞岩洞”,當地普米族人們視獅子山為女神且珍愛她。以為她可主宰滋生和生育,給於人世幸福與平安。每年陰曆七月十五,人們都去獅子山祭祀。那麼,普米族轉山會有哪些的習俗呢?一起來普米族文化中看看。

普米族轉山會

  在普米族的傳說中,每年陰曆的七月十五,各地的山神都要集中到一個叫“甲雙巴拉”的山神那兒去賭博,若是哪個地方的山神賭贏,哪個地方的國民就會人給家足;若是賭輸了,這個地方的村寨就不得安寧了。為使內陸山神能夠取勝,當日人們一大早就上山燒香叩首,護送山神去賭博,祝賀山神凱旋而歸,由此形成了普米族的傳統節日——轉山會。

豐富多彩的布朗族舞蹈文化

  每年陰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節期一天。屆時,蘭坪普米族群眾請巫師抵家中念經,供上祭品祭祖。寧蒗普米族要到獅子山拜干木女神,祭品有水、牛奶和瓊漿,眾人在寨中父老主持下,對着干木女神再叩頭。祭祀儀式完畢,還要舉行射弩,摔跤和爬山等文體流動。青年男女隨後或沿着獅子山嬉戲,或舉行社交流動,在聚會中結識同夥。往複沿途,豈論遇到的是熟人與否,都要熱情祝願問好,男子將攜帶糖果贈以對方,女人們則贈之以甜酒瓜果。下山時,眾人唱着山歌,從另外一條路轉回,不能走原路。

  春季祈禱風調雨順,秋後則答謝天神賜予的五穀豐登,現實上是一種春禱秋酬的農事流動,卻始終充滿濃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遠古神秘文化的絢爛。舉行祭山會的時間各地並不統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舉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序極為龐大,所獻犧牲因各地傳說差異,圖騰差異而有差異,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三種。大典多在神樹林一塊空壩上舉行。一些地方祭山後還要祭路三天,阻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祈禱豐收的祭山會是全村寨的一種祭祀流動,除已婚的婦女禁絕加入外,全寨的人都要帶上酒、肉和饃去赴會。會首由全寨各戶輪流擔任。屆時會主要備好1隻黑公羊、1隻紅公雞、1壇咂酒、3斤豬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饃和香蠟、爆竹、紙錢等,按劃定擺好,由巫師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壽年豐,並將山羊宰殺后煮熟,連同其他食物分給各戶,已往稱“散分子”。最後人人席地而坐,相互品嘗各自的祭祀食物。

  你可能也喜歡:
  普米族和摩梭人的區別
  深受人們所喜歡的普米族鍋莊舞
  普米族傳統食物有什麼
  古老奇異的普米族成人禮

頗具特色的布朗族婚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