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柯爾克孜族的由來
撒拉族先民從中亞撒馬爾罕一帶遷來的歷史,被許多歷史學家的考證所證實。撒拉族祖先到循化定居后,與當地的藏族、回族和漢族融合,逐步形成一個穩固的民族配合體。那麼,撒拉族的起源和傳說有哪些呢?一來撒拉族文化中看看。
相傳七百多年以前,在中亞撒馬爾罕區域有一個小部落,為首的頭人是兄弟倆,名叫尕勒莽和阿和莽,在部落中威望很高,因耐久受到當地統治者的迫害,於是他們率領同族的18人,牽了一峰白駱駝,馱着一本《古蘭經》和田園的水土一起向東,尋找新的樂園。他們沿途越天山,過嘉峪關,繞河西走廊,渡黃河,來到今循化境內。這時,天色已黑,又走失了白駱駝。
第二天,他們在街子東面的沙子坡下發現一眼清泉,走失的駱駝卧在水中,已化為白石雕像。於是,他們試了試當地的水土,發現這裏的水土與田園的完全一樣,就在此地定居下來。歷經艱辛的駱駝平靜地靜卧在泉水中,與他們日夜相伴。厥後,人們便將這眼清泉命名為“駱駝泉”。
你意想不到的柯爾克孜族音樂特點
撒拉族自稱“撒拉爾”,史稱“撒拉族”、“撒喇”、“撒拉回”。原本與中亞的土庫曼族,土耳其,韃靼族和阿塞拜疆族是統一民族,元代遷入青海的撒馬爾罕人與周圍蒙、回、漢、藏等民族耐久相處,相互融合,生長而成撒拉族。有語言,有文字。不外由於沒重視自己的文字,以是文字沒獲得普及。
通用漢語文,信仰伊斯兰教。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注重園藝。喜狩獵,善編織、勤勞節儉、質樸、謙謹、待人忠實,熱情好客,為了求生計求生長,在歷史上曾掀起蘇四十三反清鬥爭等多次反榨取、反剋扣鬥爭。縣內的撒拉族是在清乾隆、同治、光緒年間反清鬥爭失敗后,因逃難和婚姻關係從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街子、崖曼、西溝、白庄、清水、孟達、草灘壩、塔撒坡等地遷入的。
元代後期,世居中亞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中部)撒魯爾部落的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不堪忍受部落貴族的誣衊、傾軋、傾軋,率領族人遠程跋涉,輾轉遷徙到青海循化定居下來。今循化街子區域保留着為尕勒莽和阿合莽製作的“拱北”、“拱北”周圍一泓泉水稱“駱駝泉”,是撒拉族祖先遠途千徙而來的紀念。元時,撒拉族先民的首領已被中央王朝封為“世襲達魯花赤”,“世襲百戶”和“副千戶”,成為本民族的統治者。明朝沿襲之,清朝時“爾最”(世襲總掌教)制和“哈爾”(長老、頭人)、土司等組成撒拉族內部新的統治者。
明朝時,撒拉族為河州“招茶中馬十九族之一”。每年納馬易茶。明初制訂“金牌信符”制度,撒拉族領有金牌一面,每年納馬約莫360匹。嘉嘉時領獲金牌兩面,納馬倍之。清雍正時終止。民國時期、徵兵和兵款是撒拉族人民最繁重的肩負,頻仍的徵兵,要款和徭役,逼得許多人傾家蕩產,漂泊異鄉。隨着民族榨取和階級榨取的日益尖銳,在歷史上撒拉族人民舉行了多次反抗鬥爭。共和國確立后,撒拉族人民獲得新生。
你可能也喜歡:
極具特色的錫伯族刺繡文化
細數撒拉族名人,你知道幾個?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都有哪些?
達斡爾族圖騰預示着什麼?
柯爾克孜族舞蹈特點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