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海南黎族紋身,黎族紋面女

黎族節日,黎族特有的節日

  各個民族有差其餘習慣文化,黎族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紋身,是天下民族中一種罕有的原創性文化徵象。紋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習俗,是天下民族中一種罕有的原創性文化徵象。在現代文明的襲擊下,有許多名貴的身手和文化形態正瀕臨失傳。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黎族文化之黎族紋身習俗吧。

  紋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習俗,是天下民族中一種罕有的原創性文化徵象。紋身,在黎語種叫“打登”或是“模歐”。海南漢語角“秀面”和“書面”。西文則叫“打都”,是黎族的一種傳統習俗。

  海南黎族紋身,黎族紋面女黎家人紋身習俗自古以來都有定製,由於他們把紋身看成民族的標誌。若是生時不紋身綉面紋上本家或本支系的特定標誌,死後則祖先因子孫繁多,難以遍觀盡袒。倘若“祖宗不認其為子孫,則永為野鬼”。再則,在上古時代,種族之間常發生相互殘殺的悲劇,把俘虜婦女作為戰利品。由於種種緣故原由,婦女將成年時,務必舉行紋身,易於辨識,亦藉免為俘虜。以是,“黎家男女周歲即紋其身”。

  可以很清晰的瞥見紋身的顏色以幾何方形紋作為主要圖案紋身時不僅圖有定形、譜有法制,連施術歲數亦有所劃定。各族按祖傳之圖案舉行紋身,絕不能假借雜亂。例如,美孚黎婦女,以幾何方形紋、泉源紋或穀粒紋組成的圖案,而潤黎則以樹恭弘=叶 恭弘紋或方塊形成圖案。田雞是黎族最崇敬的動物之一。

  黎族紋身常以田雞作為主要圖案。女子只要長大到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時,都絕不破例,必須根據祖先遺留下來的特殊標誌接受紋身。倘若違反或由於特殊緣故原由不能準時紋身,不幸與世長辭,亦不能阻止的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遺留下的特殊標誌在紋身的位置,畫上圖案,才氣將遺體置於棺樞之中。否則,就沒有資格埋葬在黎族整體的墓地之中。

淺談黎族三月三的來歷與傳說

  黎族紋身的歷程
  文身一樣平常首先由施術者用樹技草棍或雞毛蘸染料,在被文者的待刺部位繪好花紋圖案,然後舉行文刺,也有少數熟練的施術者文前並不繪圖案而直接舉行。文刺時,施術者一手持藤刺,一手握拍針棒,沿圖案紋路打刺。藤刺刺破皮膚,擦去血水,在創口處立刻塗上染料。待創口癒合脫痂后,即現出永不脫落的青色花紋。有的為了紋飾清晰,要重複打刺二至三遍才氣完成。

  文身多選擇在農閑的旱季和節日時代。此時一樣平常天氣乾燥涼爽,傷口不發炎潰爛化膿,容易癒合。這時人們也不會誤工。黎族婦女文身是從6~20歲最先的,多數是由10~15歲最先的。

  婦女文身沒有專門的場所,一樣平常是在女子棲身的“隆閨”內或在家中舉行。文刺時,除女親眷或女友外,他人不得在場旁觀。個體區域也有在門前文刺,不避外人或男性旁觀。

  文身所刺部位也有一定順序:臉、背、胸前、腿、手。所刺花紋以圓形和曲線形稀奇厚實為其特色。從臉到腳的文身歷程,都是劃分舉行施文的,用幾年時間分段舉行,這樣做可以緩和或削減痛苦。

  關於紋身的傳說
  村寨中撒播着一個這樣的故事。遠古時,洪水泛濫,一對兄妹躲進大南瓜,漂到了海南島,兄妹倆人在島上尋找人煙,但沒有找到。為了延續後裔,妹妹紋身紋臉,使哥哥不能相認,於是結成配偶。這故事與黎族創世紀的謳歌很相似。

  紋身是一件很貞潔的事,要選吉日,另有一些禁忌,一樣平常是在秋季,還要選日子,如龍日、豬日、牛日,但不能在蟲日刺紋,那是要被蟲咬潰爛的。差異支系的黎有着紛歧樣的紋法。古老而怪異的紋身之美,正在逐漸消逝,年輕女子險些不再去紋身,手藝也已在失傳,只能在歷史中去回味了。

  猜你可能也喜歡:
  中華傳統十大祥瑞圖案,你知道幾個?
  民族文化:傣族潑水節的來源與傳說
  景頗族手抓飯,最怪異的民族風情
  美妙絕倫的景頗族織錦文化

黎族過年習俗,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