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佤族樂器,佤族傳統樂器有哪些

歷史悠久的佤族木鼓舞

  在佤族文化中,傳統樂器佔有主要的位置。佤族人能歌善舞,這自然少不了樂器的伴奏,以是在佤族有不少的樂器,其中要數木鼓和小獨笛最為典型。那麼,木鼓和小獨笛是怎樣的樂器呢?他們給佤族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現在小編就為人人先容一下這兩個樂器吧。

佤族樂器

  佤族木鼓
  在佤族的種種器物中,最神聖、尊貴之物莫過於木鼓。傳統的木鼓以紅椿、紅色樹為原質料,長約200厘米,直徑約70厘米,鼓身挖一條長約150厘米,寬約15厘米的直槽:中是掏空,槽兩側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圍留有清閑,起共識作用。每個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對以上的木鼓,較小者稱“公鼓”,較大者稱“母鼓”,供奉於專門的木鼓房中,置於兩根橫木之上,以防濕潤。

  較大的村寨,有數個木鼓房和數十個木鼓。約莫一兩年就需要替換新木鼓。製作新木鼓時,首先需要從森林中拉回一段大樹榦,稱之“拉木鼓”。拉木鼓是一項整個村寨人都要介入的盛大流動,在佤歷“格瑞月”(相當於公曆12月)最先舉行。屆時,魔巴(巫師)鳴槍並敲擊召集村寨群眾。舉行祭祀和剽牛流動。製作木鼓,約莫要6至10天時間。

  古往今來,佤族人民把木鼓看成靈物崇敬,以為敲木鼓可以通神靈,驅邪魔,降祥瑞。那時,遇有戰爭等緊要事態。用木鼓示警集眾;獵手捕捉虎豹等野獸,也要擊鼓示意敬意。逢年過節或宗教祭祀之時,木鼓更是振奮人心的樂器。當人們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時,可以發出四種差異音響,(多為一人敲打,也可數人合擊)鏗鏘有力,節奏交織,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鼓語”。20世紀70年月以後,木鼓經由改制,成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樂器,登上了新時代的文藝舞台。

  佤族小獨笛
  小獨笛,佤族豎吹樂器。佤語稱“瓦格洛”、“蔚利”或“住”。普遍盛行於雲南西盟、滄源、孟連、瀾滄等佤族聚居區域。

雲南水族傳統節日盤點

  小獨笛的歷史淵源
  小獨笛是佤族古老的豎吹樂器,管身竹制,音色圓潤、優美,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早在東漢時期,小獨笛的前身豎逐就已撒播於民間。

  到了隋代和唐初,小獨笛成為宮延中的主要樂器。盛唐時期,小獨笛在那時的樂制、樂府和宮廷樂舞中,一直是主要的樂器。宋代以後,簫、笛等樂器逐漸取代了小獨笛的職位,以致在中國寬大區域已很難見到這種古老的樂器了。它現在只盛行於閩南和台灣,是演奏福建南音離不開的樂器。

  1300多年前,小獨笛東傳日本。從隋高祖開皇20年(公元600年)起,日本曾屢派“遺隋使”和“遣唐使”前來中國,兩國間的友好往來日益頻仍,許多中國樂器傳入日本。據傳,日本聖德太子稀奇喜歡小獨笛,曾親自吹奏,他那時所用的中國小獨笛,現在還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里,現在也保留着中國唐代傳去的8支小獨笛。

  最早傳入日本的小獨笛稱為“古代小獨笛”,很長一個時期並未在民間盛行,而是以“尊貴樂器”的身份,只在宮廷雅樂中使用,或是作為達官朱紫的玩物,故也稱“瓦格洛”。直到1871年以後,“普化小獨笛”才傳入日本民間。

  小獨笛的樂器形制
  獨笛外觀侗笛很相似,管身竹制,全長約30厘米。製作方式也類似侗笛,管的上端為吹口,在吹口處順竹統劈一小口,兩側各墊一薄竹片(頭大尾小),中央形成一個長方形吹孔。吹孔下部切一斜口,在正面近吹孔處開一橢圓形音孔。吹口內側呈弧形,設有笛塞。管身正面開有4個按音孔,可發出5個音。各地瓦格洛規格紛歧,音高差異,常用bB、bA調兩種。

  你可能也喜歡:
  麗江納西族走婚習慣先容
  淺析哈薩克族民歌的特點與氣概
  納西族婚俗,麗江唯一無二的風情
  中國哈薩克族明星有哪些

淺談水族民歌的音樂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