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哈尼族過年的習俗知多少?
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有所差其餘,而這些傳統節日是各具民族特色的,關於傳統節日的來源也是紛歧樣的。火炬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炬節民族的古老而主要的傳統節日。其人民對火炬節的重視水平和春節差不多。那麼,一起來看看有着民俗文化內在的哈尼族文化中火炬節的來源和習俗吧。
火炬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炬節民族的古老而主要的傳統節日,有着深摯的民俗文化內在,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差其餘民族舉行火炬節的時間也差異,大多是在陰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流動有鬥牛、斗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演出、選美等。在新時代,火炬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效,發生了新的形式。
雲南各民族關於火炬節的傳說,各有各的特色內容。彝族關於火炬節的傳說,現實上是以遊牧為主轉為以農耕為主之後,新的文化形態對原有文化形態的揚棄。這個傳說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炬節泉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靠近火炬節源頭的一個傳說。
納西族關於火炬節傳說的諺語中保留了火炬節來源的重大信息,與《玉溪編事》、《祿勸縣誌》、《峒溪縣誌》中的紀錄配合對探討火炬節的來源提供了主要線索。大理和昆明一帶關於火炬節的傳說,雖然遮掩了火炬節的泉源,但其“星回節”的說法,一樣露出了火炬節的源頭活水及深摯文化。
民族傳說
納西族
天神子勞阿普嫉妒人世的幸福生涯,派一位年邁的天將到人世,要他把人世燒成一片火海。老天未來到人世,看到一個男人將年數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牽着走,他感應新鮮,細一問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牽着的孩子是兒子,因哥嫂已死,男人以為應該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將為這樣的人世美德深受感動,想着人們的心地是云云善良,怎忍侵犯於他們,便將天神銷毀人世的新聞告訴給那男人,要他告訴人們於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門口點燃火炬,以此免去災難。於是千家萬戶都在這天晚上點起了火炬,天神以為人們早已在火海中消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沒有醒來。厥後,納西族人民就把這天定為火炬節。
有關錫伯族的愛情傳說
拉祜族
山上住着一個善人和一個惡人,惡人專吃人眼。六月二十四這天,善人用蜂蠟裹在山羊角上,點燃蜂蠟后叫山羊去找惡人,惡人看到火花,以為人們拿火槍來打他,便急遽躲進岩穴,並用石塊堵住洞口,效果被洞里冒出來的水淹死了。往後人們就不再憂鬱惡人來吃眼睛,可以安平穩穩地搞生產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這天定為火炬節。
白族
在白族的火炬節傳說中,另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傳說,故事情節與女性人物傳說《曼阿喃》和《火燒松明樓》大要一致,是人物傳說與火炬節傳說交織衍變的效果。
彝族
很早以前,天上有個鼎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個鼎力士叫阿體拉巴,兩人都有拔山的氣力。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體拉巴競賽摔跤,可是阿體拉巴有急事要外出,臨走時,他請母親用一盤鐵餅招待斯惹阿比。
斯惹阿比以為阿體拉巴既然以鐵餅為飯食,氣力一定很大,便趕快脫離了。阿體拉巴回來后,聽母親說斯惹阿比剛剛離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舉行摔跤競賽,效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茲知道了此事,大為震怒,派了大批蝗蟲、螟蟲來吃地上的莊稼。
阿體拉巴便在舊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炬,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裡去燒蟲。往後,彝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為火炬節。撒梅王與異族抗爭,頭被砍掉,待到星宿泛起又長出一個頭來與之奮戰廝殺。
最後,由於特工的出賣,砍掉頭用尖刀草掃過脖子后,撒梅王的頭就再也長不出來了,死不復生。聽說尖刀草上的紅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紅的。厥後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炬紀念撒梅王,並尋找他的英靈。
猜你可能也喜歡:
詳解:高山族由來與起源
民族文化:拉祜族語言文字
拉祜族春節習俗與民俗流動
不能不知的拉祜族禮儀及禁忌
錫伯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