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赫哲族的傳統民居“撮羅子”

解惑:赫哲族居住在什麼地方

  每個民族憑證地方特色,棲身環境的差異,都有自己傳統的民居。赫哲族文化歷史也很悠久了,它的民居也連繫當地打魚狩獵為生的特點,綜合民族人民的智慧,確立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棲身環境。雖然現在人們生涯水平提高了,然則傳統文化被保留了下來。一起去看一下赫哲族的傳統民居“撮羅子”。

赫哲族的傳統民居“撮羅子”

  赫哲族是北方唯一以打魚為生的民族,他們棲身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江流域,自古以來一直從事漁獵生產。這種生產方式在他們的民居上也有所显示。以打魚為生的赫哲族,一樣平常將衡宇建在江河沿岸的高處,既便於打魚,又可阻止江水泛濫的危害。

探究鄂倫春族的起源與歷史

  “撮羅子”,用簡樸的質料如木架支承為“人字屋”,就地而架,隨地而建,木架之外放上獸皮為防護質料,也有的人家用草頂,這種“撮羅子”沒有外牆,而是將外層與屋頂毗鄰成為一個面,牆即是斜牆也是屋頂,不格外牆與屋頂,兩者相連結,組成“人字牆”,東北區域的人叫它為“馬架子”。

  在屋內四周用獸皮掛滿牆,一直掛到屋頂,在地面上可鋪上幾層氈子與獸皮,這與原始人棲身方式也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這樣的屋子小,現實上從外部觀之,犹如稻草編成的,最上部用繩子綁紮,扎深牢靠就可以了。

  在這樣的衡宇中央部位可以生火取暖和。升火時用一個鐵架子,用盤承托,火架子上煮肉或在架子上做飯,這與蒙昔人在蒙古包里的生涯方式相仿。然則“撮羅子”房與蒙古包相比,就遜色多了。這是暫且性的修建,多建於水邊,供夏日打魚時棲身,用完即扔掉。

  你可能會喜歡:
  清點:柯爾克孜族的節日大全
  極具特色的達斡爾族抹黑節文化
  高原上的撒拉族音樂文化
  悠久的柯爾克孜族歷史文化

獨特傳統的鄂倫春族春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