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趙州橋頭說張果老的傳說

民間故事:蝴蝶泉的民間故事

  若是你有聽過八仙過海的故事的話,那麼一定對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有很深印象,張果總是八仙中最老的父老,在八仙中都是有自己的傳奇故事,張果老就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就是趙州橋頭,你想更深的領會嗎?本期民間故事為你揭秘。

趙州橋頭說張果老的傳說

  宋代趙州刺史、詩人杜德源也留下這樣的詩句:“隋人選石架虹橋,天下著名歲月遙。仙子騎驢那邊去,至今足跡尚昭昭。”往後,張果老這個怪老頭便與千古名橋結下不解之緣。

  趙州橋公園的八仙大道上,塑有張果老倒騎毛驢的雕像;橋面上,他留下的“仙驢仙跡”依然鮮活。現在,凡來趙州橋的遊客無一破例要在大橋上饒有興緻地尋覓驢蹄印跡,人們貪戀那段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同樣對故事里的張果老好奇有加。

  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張果老其人?據《唐書》中紀錄,確有其人。

  張果老本名張果,綴一個“老”字是對其尊稱。他是傳說中的仙人,是“八仙”中最年父老。

  相傳他是唐代邢州人,今廣宗縣張固(果)寨是其家鄉。邢台西部有仙翁山,俗稱張果老山。張果因得宛丘、鐵拐李諸仙道法,獲永生秘術,隱居恆州中條山,往來汾晉間,唐武則天時已數百歲。武則天曾遣使欲召見之,佯死不見,後人復見其居恆州山中。

  好仙人的唐玄宗數次召見他,求永生不老之法。

魯班與妹妹賽建橋的故事

  待見到張果老時,卻見此人老態龍鍾,頓生疑惑:“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疏齒落,老態龍鍾?”張果老說:“我是齒落髮稀時得道,只好這副光景。陛下若看着不順眼,我不如把它們盡去了好。”於是便在殿前拔去鬢髮,擊落牙齒,玄宗有點畏懼,忙叫人扶張果老去休息。

  過了一會兒張果老回殿,果真容顏一新,青鬢皓齒,勝似壯年。張果老自稱:“生於堯時丙子歲,位侍中。”張果老從堯活到了唐玄宗時期,算算他該有好大一把年數!張果老常倒騎白驢,日行數萬里,有趣的是,到達目的地后,便將這驢摺紙般摺疊起來,藏於巾箱,乘坐時則取出,吹口法氣,便又幻化成真驢。唐玄宗曾授以銀青光祿醫生,賜號“通玄先生”。他的故事,最早見於《明皇雜錄》、《舊唐書》、《新唐書》方技卷等。

  至於張果總是若何成仙得道的,民間有諸多傳說。相傳,張果老系窮趕腳身世,靠趕着毛驢運送貨物生涯。一日,他途經一座小廟,廟內肉香撲鼻,推門進廟,見殿內支着一口鐵鍋咕嘟嘟燉着一鍋白肉。

  張果老飢腸轆轆又見四下無人,就用木棍夾着吃起來,把一鍋鮮香味美的白肉吃了個精光。剩下的湯也餵了驢。張果老那裡知道,他吃下的是一千年一着花、三千年一效果的“地精娃娃肉”,人若吃下可以永生不老,成仙得道!

  這傳說類似偷吃人蔘果的孫猴子。

  民間還把張果老尊為說唱道情的祖師爺。

  傳說,唐玄宗一心想把玉真公主下嫁給張果老,但張果老謝拒了,他敲打着漁鼓、簡板唱道:“娶婦得公主,平地升公府。人以為可喜,我以為可畏。”

  張果老懇請還山以後,雲遊四方,敲打着漁鼓、簡板唱道情,勸化眾人,至今仍有陝北道情、義烏道情、揚州道情和湖北漁鼓、湖南漁鼓、山東漁鼓傳世。

  你可能也喜歡:
  民間撒播:吃年夜飯要關門的故事
  一個關於少爺喝墨水的民間傳說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衣飾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魯班暗地幫建西倉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