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拉祜族葫蘆節,最盛大的日子

揭秘:排簫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少不了的就是文化。中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的文化都不相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最盛大的節日,像漢族的春節一樣,拉祜族最盛大的日子是葫蘆節。下面一起來拉祜族文化里看看。

拉祜族文化

  據拉祜族創世史詩《牡帕密帕》、《說典嚕典》中的傳說形貌,拉祜族的祖先是天神“厄莎”在陰曆十月十五那天用葫蘆培育出來的。因此拉祜族以為他們是葫蘆的後裔,把葫蘆看成是祖先的化身和全民族的祥瑞物。對葫蘆的信仰體現了山區拉祜族耐久同大自然的親熱關係和生計奮鬥歷程。

  葫蘆節民族特色濃郁,流動厚實多彩,是全民歌舞狂歡的喜慶場所,蘊涵着厚實的歷史、文化內容。瀾滄縣政府每年都組織種種文體流動、科技及商業物資交流流動,使傳統的民族節日和生長經濟相連繫,進一步提升葫蘆節的社會影響和着名度。

雙管巴烏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每年陰曆的十月十五,是拉祜族人民的“葫蘆節”,拉祜語稱為“阿朋阿龍尼”。每年這天拉祜族人民,穿着光耀的民族衣飾,載歌載舞,帶着自釀的瓊漿與糯米做的粑粑,殺豬宰雞,集中在每個村子的廣場上,最先一年一度的慶祝流動。

  後生、老人們吹着蘆笙,女人們跳着歡快的整體舞,舞蹈恣意的显示着在四序之中,人們從最最先的犁地,撒種最先,一直跳到最後豐收的喜悅,謝謝上天賜予的陽光和雨水,謝謝風調雨順,無病無災的美妙年景。

  天黑,燃起篝火,隨同着悠揚的音樂,降低的木鼓,老人們把自己一生的遭遇,從母親辛勤的生育,艱難的發展歷程,直至娶親,脫離怙恃,養育自己的子女,到青春不再,滿目滄桑,一個個哀怨,凄美的故事隨着老人的歌聲,在月色中徐徐道出,在這如水的月色之下聆聽着這嘶啞的聲音,火光跳躍,木鼓聲聲,似乎生命之河正在身邊逐步流走,而那一去不回青春年華,也似乎又最先在這月色下游淌,圍繞。

  就這樣,在以後的三天三夜中,拉祜族人民一直的跳着,唱着。渴了,停下來喝口米酒,餓了,吃一口粑粑,再接着跳,接着唱,累了,困了就休息一下,其餘人再繼續,用他們或優揚,或嘶啞的聲音謳歌着生命的歡欣與憂悶,用他們或年輕,或朽邁的身體表達着對“葫蘆”這種帶給他們生命的聖靈的。

  你可能也喜歡:
  色香味美的牡丹餅值得一試
  洛陽不翻湯,家喻戶曉的鮮味
  與羊肉同樣鮮味的點心:羊羹
  滿族有若干人口,滿族的漫衍情形

神奇的木牛流馬的故事,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