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李隆基和武則天的關係
葫蘆絲的歷史較為悠久,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刷新而成的。在組織上仍保持着古代樂器的遺制,簫管數目正與三管之龠相同,兩支副管不開音孔也和古簫完全一樣,而發出連續的五度音程,則與古龠的“以和眾聲”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開有7個音孔,與後世的簫笛異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歷史上的飛躍。接下來的民族樂器大全就隨着小編去學習葫蘆絲的知識吧。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撒播於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常用的調為降B、C、D等調。葫蘆絲起源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盛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區域,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葫蘆絲(或葫蘆蕭)雲南少數民族特有的樂器之一。主要撒播於雲南省滇西傣族區域,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中也較為盛行。
傣族人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節日里,豈論是在江中划龍舟或是在江邊放“高升”(用竹筒製作的土火箭),照樣在廣場上“趕擺”或是在竹樓里飲酒歡宴,都可以聽到悅耳的樂聲。
葫蘆絲因其音色怪異優美,外觀古樸,優美,典雅,簡樸易學,小巧易攜帶等特點,受到寬大音樂興趣者及中外遊客的喜歡。
傳統葫蘆絲屬簧管類樂器,其結構由一個葫蘆和兩根(或三根)竹管組成,葫蘆上端為吹嘴,下端與葫蘆毗鄰的三根竹管為音管,其中,中央一根較粗較長的竹管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個音孔(按音孔),後頭上端有一個音孔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個泛音孔(出音孔)和兩個穿繩孔。主音管頂端裝有金屬簧片,插入葫蘆,其尾端裝有軟塞子。
副主音管無按音孔,因此裝有簧片的副音管一端插入葫蘆主音管左或右兩側,在葫蘆絲吹奏時,如將副音管底端軟塞取出,裝有簧片的副管音就與主管音一同響起,但副管音只能發一個音。現常用的葫蘆絲有C調、小F調小D調、降B調、A調、F調、G調、E調、大D調等幾種。
葫蘆絲,傣語叫“篳郎叨”,“篳”為傣語吹管樂器的泛稱,“郎”為直吹之意,“叨”即葫蘆,當地漢語又稱為葫蘆簫。葫蘆絲形狀和組織另具匠心,它由一個完整的自然葫蘆、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整個葫蘆做氣箱,葫蘆低部插進三根粗細差其餘竹管,每根插入葫蘆中的竹管部門,鑲有一枚銅質或銀質簧片,中央的竹管最粗,上面開着七個音孔,把它稱為主管,兩旁是附管,上面只設簧片,不開音孔(指傳統葫蘆絲),只能發出與主管的共識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發“3”音,右邊附管不發音(或發低音6音)。
知名海內外的唐裝的起源故事
這種樂器以葫蘆做為音箱,葫蘆咀做吹口,常見者以各自裝有一片舌簧的3根是非紛歧的竹管,並排插入葫蘆底部。通體長約30厘米。亦有單管,雙管或四管者。無論竹管若干,多以中央一根為主管,其餘為副管。主管上開7個音孔,前六后一,傳統的葫蘆絲副管上方不開孔,只在管身底部開通,用塞子堵住,塞子與管身之間有線毗鄰,需要時則用小指將其打開。改良的葫蘆絲則沒有使用傳統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樣在管身上方開一音孔。這樣更利便於在演奏時對副管音的頻頻使用,而且控制自若,加倍天真。吹奏時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差異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時開啟,吹奏時數管齊鳴,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僅以協調連續的單音相陪襯,通常是一管發a音,一管發e音,發生和聲效果,給人以蘊藉、朦朧的美感。
阿昌族的葫蘆絲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語稱“拍勒翁”,用葫蘆和金竹管製成。吹管長6厘米,主管長50厘米,副管劃分長33和17厘米,在兩支副管*近主管的一側,劃分留有一條竹片,用細竹枝與主管捆紮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稱葫蘆絲為“拜洪廖”,3根竹管插入葫蘆底部,用蠟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僅長兩厘米。尤為怪異的是:主管除開有7個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還開有兩個氣孔。主管演奏旋律,兩根副管發出純五度音程的連續音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連續音或需要單連續音時,還可將副管堵住。
特色
葫蘆絲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通的樂曲或舞曲,曲調中一樣平常長音較多,合音厚實,樂聲優美協調,能較好抒發演奏者的頭腦情緒。
葫蘆絲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為普及,是娛樂時助興的樂器,每個村寨都有許多制葫蘆絲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傳情達意某人們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間勞動,也經常吹響葫蘆絲,為人們的生涯增添了許多歡欣。
你可能也喜歡:
三國故事之趙子龍單騎救主
民間關於三娘煞故事,你知道若干
滿族有若干人口,滿族的漫衍情形
宗教文化:什麼是釋教文化
關於成語黎民百姓的起源及其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