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細數:常見的傣族樂器有哪些

民族音樂文化介紹:侗族樂器

  傣族是我們異常領會的一個少數民族,從小時刻的課本上就能領會到傣族的重大節日“潑水節”,傣族更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少不了樂器的伴奏,本期民族樂器大全帶你領會常見的傣族樂器。

傣族樂器

  蘆絲又稱“葫蘆蕭”,傣語稱“芘南母倒”。主要撒播於滇西的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區域,是青年男女用來表達戀慕忖量之情的樂器。

  在傣族民間神話傳說中相傳:良久以前一次山洪發作,一個傣家小卜冒(小伙子)抱着一個大葫蘆,衝過肆虐的洪水,救出自己心愛的小卜哨(小女人)……於是他忠貞不渝的戀愛感動了佛祖,佛祖便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蘆吹出了美妙的韻律。馬上海不揚波、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祝願這對情侶祥瑞幸福。往後葫蘆絲便在傣族人門第代相傳。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以前主要撒播於傣、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輕柔細膩,圓潤質樸,極富显示力。在雲南,深受人們的喜歡。無論是在民間照樣在舞台都能聽到葫蘆絲演奏的優美音樂。近年來在海內外頗受矚目。

  葫蘆絲屬於簧管內樂器。常見的葫蘆絲是由一個作為共識腔的葫蘆和三根竹管組成。竹管插入葫蘆的一端有簧片。中央竹管為主管,雙方為附管,主管上開有七個按音孔(上六下一)。副管無按音孔,一樣平常只能發一下牢靠音,用作和聲以厚實其显示力。曲調多有深情、委婉之特點。

  葫蘆絲髮音優美、親熱、略帶鼻音、含有鬱悶的韻律感,昔人云之“彩雲之南獨神韻,繞樑三日音不停”,葫蘆絲善於於表達溫柔細膩的情緒,給人以朦朧鬱悶的美感。由於它的發音犹如發抖的絲綢那樣蕭灑、親柔而得名“葫蘆絲”。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

  巴烏撒播於我國西南方陲的哈尼族、彝族民間,是一種彈簧震氣吹奏的樂器,形狀類似笛子,常用於自娛自樂性的獨奏,極富民族特色,但在雲南主要撒播於西雙版納等少數民族集居的區域。

傣族樂器

民族服飾欣賞:東鄉族服飾圖片

  象腳鼓是傣族的主要民間樂器。因鼓體態似象腳而得名。普遍用於歌舞和傣戲伴奏。象腳鼓還受到景頗、佤、傈傈、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歡,是各族歌舞中不能缺少的樂器。

  象腳鼓形狀似一隻優美的高腳羽觴,它是用一整段木料(或幾塊木料拼粘)製作,通體中空,上端是杯形共識體,鼓面蒙皮,鼓皮周圍用細牛皮條勒緊,拴繫於鼓腔下部,並可調治其張緊度。鼓身外表塗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裝飾圖案,有的還在鼓身上系有花綢帶和綵球。

  象腳鼓鼓身常有圖飾,圖形多為孔雀,有時象腳鼓在舞動中還插上幾根孔雀羽毛,而孔雀是傣族人最珍視和喜歡的鳥類,它代表着祥瑞如意,显示了傣族人對美妙生涯的憧憬和追求。同樣,象腳鼓造型似大象的足,而大象在傣族人的心中象徵五穀豐登,生涯美妙。從象腳鼓中看到了孔雀和大象,無不解釋出傣族人民的美妙願望。

  象腳鼓的敲奏方式十分厚實,往往隨演出情緒需要而指、掌、拳、肘、腳並用,鼓點紛繁多變。鼓手邊敲邊跳,不時做出擺鼓、甩鼓、搖晃轉身等動作,十分誘人。

  象腳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明朝人錢古訓寫的《百夷傳》一書說:傣族“以羊皮為三、五長鼓,以手拍之”。這裏說的“三、五長鼓”正是指的象腳鼓,其長度有三尺至五尺的意思。可見在明代以前,傣族就已經有了象腳鼓。

  關於象腳鼓的來源,在傣族民間流着一個異常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良久以前,傣族區域年年洪水為患,人們不得安身立命,厥後才知,是一條蛟龍作孽。人人都恨死了這條蛟龍,有一個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為民除害。他在鄉親們的輔助下,終於殺死了蛟龍。在慶祝勝利的時刻,人們為了示意對孽龍的憎恨,對幸福生涯的憧憬,就剝下蛟龍皮,模擬象徵祥瑞如意的白象的腳,作成了象腳鼓。

  往後,象腳鼓的咚咚聲,響徹傣家村寨,表達出傣族人民的歡欣心情。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獸中的大象和百鳥中的孔雀都被看成是祥瑞的象徵。因此,每當象腳鼓敲響之時,男女老幼都歡快地跳起舞來。

  現在,傣族人民製作的象腳鼓,鼓身細長,鼓面不再用蟒蛇皮,而是用羊皮作成。鼓身用輕質木料,一段完整的圓木挖空樹心而成。整個鼓身塗上鮮艷的彩色,並用孔雀翎毛裝飾,異常優美。鼓身上系黃色或其他彩色綢帶,掛在擊鼓人的左肩。

  擊鼓人夾鼓於左脅下,雙手擊鼓面。擊鼓前,要用糯米飯滋潤鼓面,使鼓聲哄鳴悅耳。擊鼓人邊敲鼓邊舞蹈,鼓聲時緊時緩,節奏明快。擊鼓人是整個舞蹈的組織者和指揮着。人們隨着鼓聲歡欣舞蹈,舞姿婆娑,轉變萬千。

你可能也喜歡:
維吾爾族樂器,維吾爾族民族樂器
瑤族樂器,瑤族的民族樂器
滿族有若干人口,滿族的漫衍情形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民族服飾欣賞:俄羅斯族服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