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鄂溫克族祭敖包是什麼節日

烏紗帽是什麼意思,烏紗帽的起源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的傳統民族習俗,鄂溫克族作為一個草原上的名字自然也少不了這麼一個特殊的節日,祭敖包也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期鄂溫克族文化一起領會鄂溫克族的祭敖包吧!

鄂溫克族祭敖包是什麼節日

  鄂溫克族節日主要有祭敖包、陰曆年和“米闊勒”節和瑟賓節等。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會上還要舉行賽馬、摔跤等流動。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流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着一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周放着燒柏香的墊石。

  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奶酪等等。祭祀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焚燒,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着敖包,從左向右轉三遭,求神降福。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徵神在其位,世襲讚揚。已往內蒙古各盟旗、蘇木和寺廟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足的人家還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另有各自的名稱。阮葵生《蒙古吉林風土記》雲:“壘石象山冢,懸帛以致禱,報賽則植木表,謂之'鄂博',過者無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來是神聖之所在。

歷史上的說的沙文主義是什麼意思

  最初都以部落為單元築敖包。人們每逢外出遠行,凡路經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上幾塊石頭或幾捧土,然後跨馬上路。隨着喇嘛教在蒙古社會流傳,到了清朝時期,有了以部落為單元,每年舉行一次祭敖包會的習俗。祭祀一樣平常都在陰曆五月中旬至七八月舉行。

  關於祭敖包的由來,已無據可考。在民間卻撒播着一個悅耳的傳說。那是良久以前,蒙古族的牧人們,過着遊牧狩獵的生涯。人們喪葬一直是天葬,遺體放在全是木製的"勒勒車"上漫無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駛,什麼時刻遺體掉下來,就在什麼地方自然露天埋葬。牧人們由於忖量親人,每年都想到埋葬親人的地方悼念。

  可茫茫草原,到那裡去找埋葬地址呢?於是,隨着對自然和動物的進一步領會。他們想出來一個設施,那就是埋葬親人時,隨車帶着一峰駝羔,在埋葬的地址將駝羔的血液放掉一部門。第二年將駝羔的母親或已二歲的駝羔帶上,沿着大致的偏向和蹊徑去尋找。

  若是發現母駝或駝羔在某一處不願前行或悲鳴,那就是埋葬親人的地址。這時,牧人要壘幾塊石頭或拜幾把土,來祭禮親人,求得親人的祝福。云云沿襲,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同時,祭敖包的形式內容也隨着時代的生長不停演變,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會”。

你可能也喜歡:
民族衣飾瀏覽:鄂溫克族衣飾圖片
別具特色的鄂溫克族薩滿舞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滿族有若干人口,滿族的漫衍情形

 

五福是指哪五福,分別代表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