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擋風禦寒的衣飾:大氅和披風的區別

潮汕祭祀習俗,神仙多的拜不過來

  大氅是漢服中的傳統服裝之一,又稱氅衣,也稱作軍大衣,由玄門鶴氅演變而來。只男性穿着,特點是對襟大袖,整體寬大且有系帶,只做常服穿着。那麼他和披風又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大氅

  氅衣罩於衣服外,用以遮風寒。直領,大袖,緣邊,中央以帶子相系。據云最初“鶴氅”的樣子,就是一塊用仙鶴羽毛做的披肩。到了明代,氅衣形制變得與披風相似。

  據云最初“鶴氅”的樣子,就是一塊用仙鶴羽毛做的披肩。到了明代,氅衣形制變得與披風相似,只不外有緣邊多些,領子相合一些,比之褙子,袖子應加倍寬大。

  而在古詩文中,文人經常穿着“鶴氅”,如《晉書·謝萬傳》:“着白綸巾,鶴氅裘。”《世說新語》:“孟昶……嘗見王恭乘高輿,被鶴氅裘。於時微雪,昶於籬間窺之,嘆曰:此真仙人中人。”到了明代,也許也只是泛指或有仙鶴紋樣罷。

  又見紀錄於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信服紀略》:“氅衣,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舊制原不縫袖,故名曰氅也,彩素不拘。”《紅樓夢》第五二回:“[賈母曰]:把昨作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給他罷。”

披風

祭祀和祈福的區別:追憶和祝福的兩種形式

  披風是披用的外衣,大多直領對襟,頸部系帶,有二長袖,兩腋下開衩。盛行於明代。一樣平常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內穿着。

  披風,穿在身上的對襟大袖的外衣。與斗篷差異,斗篷常穿於室外,披風室內外均可穿。披風盛行於明清時期,從許多畫像以及條記資料上看,披風是明代對照盛行的一種衣飾,在明末的《雲間據目抄》內里就提到了“披風便服”,清朝入關之後,由於“男從女不從”,以是披風仍然盛行了一段時間。

  明代王圻的《三才圖會》雲:“背子,即今之披風也。”換言之,明清時代的披風,就是宋時的背子。《三才圖會》中帶有“背子”的插圖,展示了一種直領、對襟、兩腋下開衩、有二長袖的一種長衫,其形式與清末畫家改琦《紅樓夢圖詠》中王熙鳳身上所穿的外衣一樣。

  改琦所繪的王熙鳳形象正是《紅樓夢·第六回》中見劉姥姥的那次:“那鳳姐兒家常帶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圍着攢珠勒子,穿着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端正直正坐在那裡,手內拿着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

  中國明末清初的頭腦家朱舜水(即朱之瑜,明清之際的學者和教育家)在明亡后客居日本講學二十二年,成為日本教育史上一位大教育家,被尊為“日本孔子”,桃李滿園,學生英才輩出。1682年他八十二歲時在日本逝世,留下大量遺稿。日本寶永五年(公元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朱舜水的學生安積覺又編輯刊印《舜水朱氏談綺》三卷。《舜水朱氏談綺》中形貌的披風為對襟直領,制衿,左右開衩。

  【竣事語】根據《三才圖會》與朱舜水的資料,明代的披風實在和宋代的褙子樣式是相似的,然則披風跟斗篷則是紛歧樣的,披風是有袖子、直領、雙方開叉的。厥後,披風還泛起了立領對襟的樣式。

您可能也喜歡:
中國飲食文化的優點是什麼?
輕如霧谷、薄如蟬翼的羅衫是什麼意思
正經又大氣的漢服婚禮圖片大全瀏覽
漢服文化考究:漢服是左衽照樣右衽

滿族祭祀習俗:祭祀飲食之物盡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