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五十六朵花之一:黎族漫衍在那裡

馬頭琴的來歷,馬頭琴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黎族,我國嶺南民族之一,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棲身在靠近漢族的區域和各民族雜居的地方,通用華文。那麼,你知道黎族都漫衍在哪些地方嗎?是天下渙散棲身照樣聚居在某個區域呢?一起和小編去黎族文化中領會一下吧。

黎族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瓊中縣、白沙縣、昌江縣、東方市、樂東縣、陵水縣、保亭縣、五指山市、三亞市等七縣二市之內,其餘散居在海南省的萬寧、屯昌、瓊海、澄邁、儋州、定安等市縣。

  黎族民族漫衍:
  隋唐五代以前
  從西漢最先,海南島與中原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繫逐漸親熱。漢武帝平定南越之後,在海南島正式設立珠崖、儋耳兩郡,漢族等中原各民族第一次大規模遷入海南島。在封建統治日益增強的情形下,許多黎族人被迫脫離原來的棲身地,往島的南部和山區遷徙。未能遷徙的黎族人,歸入版籍,逐漸同化到漢族中。

中國第一村:究竟華西村在哪個省份?

  宋代
  “黎”作為族稱,雖偶見於唐代史料,但普遍使用卻始於宋代,並因其經濟生長情形和棲身地域差異而被劃分稱為“生黎”和“熟黎”。宋時黎族居地,以黎母山為基地,並普及海南4個郡。

  明清
  明代的海南黎族,除會同縣因與樂會分縣而無黎族外,可謂遍布全島各州、縣。黎族所佔人口比例與人口漫衍密度大致成反比,人口集中的東部恰是黎族人口佔比例最低的區域,中部和西部則相反,反映了島東部漢族人由少數變為多數,黎族部門漢化,部門由“生黎”變為“熟黎”這一民族因素的地域性結構改變歷程。

  明代時,黎族漫衍還對照廣,但至清代,居地有所縮小,人數也有所削減。清代海南有3個州10個縣,除去文昌黎族已與漢人融為一體、會同縣因明代分縣時黎峒歸樂會縣而無黎族外,其餘州、縣均有黎族棲身,而定安黎佔地最廣。

  民國時期黎族人口與漫衍
  民國時期,海南島東北和北部大部門縣的黎族人口比例已經很低,唯定安縣、澄邁縣等縣,因其轄境有部門深入黎族所居的山區,還保持一定的人口比例;而海南島西南部和南部的昌江縣、感恩縣和崖縣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地。

你可能也喜歡:
黎族獨具特色的茅草屋:船型屋
山鷹組合——黎族歌手組合的代表
感受黎族民族魅力:黎族檳榔文化
黎族文化圖騰,黎族圖騰預示着什麼?

傳統民族樂器之一:笛子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