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欄式建築特點,布朗族的民居
蜂桶鼓舞是布朗族撒播數千年傳的一種男女整體舞蹈,舞蹈即興性很大,有兩種跳法,為賀新居和木鼓舞。那麼,關於這個舞蹈的由來是什麼樣的呢?和布朗族文化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吧。
由來傳說:
相傳,在混沌初開的遠古時代,天上有九個太陽無遮無攔炙烤着大地,地球生靈塗炭。那時地球上萬物通心,互為依存。
為改變生計現狀,地球上的生靈選舉善於飛翔的白鶴王上天請求執掌地球生靈運氣的天神協助,削減太陽照射。白鶴王在九重天上發現眾仙人不理正事,在尋歡作樂。白鶴王一怒之下飛腿踢斷水塔天柱。一時間天空電閃雷鳴,暴雨滂沱,大雨越下越大,連續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洪水險些瀰漫了整個大地,眼看洪水就要撲滅一切,就在萬物生靈生死生死的生死關頭,一群蜜蜂拚命打破雷電上天請求天神下凡救人。
蜜蜂的懇切感動了執掌人類的天神,天神准許下界施救,惋惜天神下界時只找到岌岌可危的兩兄妹。兄妹倆根據天神的旨意結婚,人類才得以繁衍至今。兄妹結婚繁衍人類,天神為使人類多姿多彩,就把人類分為差其餘民族,講差異語言。布朗族就是其中的一支。
布朗人心地醇厚,天神把答謝蜜蜂救命之恩的大任交給了布朗人的先民。布朗人的先民不負重託,找來空心的巨木截斷做成蜂桶,讓它住在內里,和自己相依相伴。
普米族火塘是什麼,火塘的意義
為使世世代代切記蜜蜂的這一功勛,布朗人還締造了蜂桶鼓舞,在每年祭祀和年節時整體歡舞。
舞蹈簡介:
蜂桶鼓舞是布朗族的群眾性舞蹈,分為三步和五步兩種。演出時,由兩名年輕男女雙手各持一條“帕節”(即毛巾)在前面跳“帕節舞”指導,舞蹈動作主要是甩手巾。厥後是蜂桶鼓隊,一樣平常為4—6隻,后緊隨2隻象腳鼓,之後是6人敲打的大、中、小芒和鑔,最後是隨着舞蹈的人們和助興的老幼。
蜂桶鼓舞的節奏明快熱烈,幾種襲擊樂器相配合,“嘣咚、嘣咚……嘭嚓、嘭嚓……鏘切、鏘切……”,高、中、低音融為一體,獨具情趣。動作大方、瀟洒、粗獷、活躍,舞姿輕盈、柔和、細膩。
現今的蜂桶鼓直徑一樣平常25—30厘米,高70—80厘米,以攀枝花樹或柳樹挖空樹心,兩頭蒙上牛皮製成,形似蜂桶。鼓棒直徑3—4厘米,長40—50厘米,兩頭系有彩色布條。
雙江的邦丙鄉大南直村,因“生產”蜂桶鼓和蜂桶鼓舞而遠近著名,蜂桶鼓和蜂桶鼓舞是雙江布朗人的獨門絕活,完全屬於雙江布朗人。
蜂桶鼓源於它的形狀像民間養蜂的蜂桶而得名,而蜂桶鼓的由來卻充滿了神秘的傳奇色彩。
你可能也喜歡:
布朗族神器:象腳鼓是哪個民族的樂器
布朗族的傳統宗教信仰和釋教有何區別
民族文化淺談,布朗族人口及其漫衍所在
最原始的布朗族制茶方式,值得一看
普米族語言文字歷史與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