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智術之士,韓非的教育思想
在法家中,一批主張變法的政治改造家和頭腦家順應歷史潮水,提出了諸多利於國家的理論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是一樣。今天,要通過法家文化先容的是關於文化教育方面改造的代表人物,商鞅的文化教育改造。
商鞅變法是那時各國變法運動中對照徹底的一次,文化教育的改造是商鞅變法的內容之一。
在教育內容方面,商鞅否決儒家以“禮、樂、詩、書”教育學生,否決向學生貫注“仁”、“義”、“禮”、“智”等道德準則。
他以為“儒學”不外是一些“高言偽議”,不切現實的“浮學”。為了培育“耕戰之士”和厲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張學習法律和對耕戰有用的現實知識。
他提出“壹教”的教育綱要。“壹教”的實質就是執行新興田主階級的統一教育,它的主要內容是用新興田主階級的法律、政策統一人們的頭腦。
商鞅以為:“壹教則下聽上”(《賞刑》)。他強調:“法律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字分》)。明確指出“法”是田主階級的生命,治理國家的基本,因此對民眾必須增強“法治”的教育。
法家文化了解:法家倫理思想內容之人性觀
“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為也”(《君臣》)。即凡不符正適時的言論,不聽;不符正適時的行為,不讚揚;不符正適時的事情,不做。
一切的言論、行動必須憑證新興田主階級的“法”為尺度。為了使“法治”教育能夠貫徹執行,商鞅執行“置主法之吏,以為天下師”(《定分》),把教育的權力掌握在新興田主階級仕宦的手中。
若是遇到“主法律之吏”有遷徙、殞命的情形,得立刻選派接替者“學讀法律”,可見商鞅對樹立法家對教育的嚮導是十分重視的。
商鞅為了增強和牢固田主階級專政,強調“法治”教育是可以明白的,然則他漠視了學校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作廢了專業的西席和文化知識的教授,這是違反文化教育生長的客觀紀律的。
他對舊文化又接納一概削除的簡樸粗暴的政策,這也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商鞅為了使秦國茂盛,他把農戰作為治國之要。他獎勵農戰,主張增強農戰教育。他說:“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戰難免”(《慎法》)。
在教育途徑方面,商鞅重視在通過農戰的現實鬥爭中,磨鍊和增進人們的才幹。並以為人們的智謀是在耐久的作戰中發展起來的。這些均具有質樸唯物主義的頭腦。
然則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他所實行的“法”教和獎勵“農戰”的政策,卻包羅着對勞悅耳民的榨取和剋扣的一面。
你可能也喜歡:
李斯是法家的嗎,李斯的代表作有哪些
法家的名言警句,有哲理的法家名言
中國古代十大書法家及代表作品
法家文化之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哪些
法家文化了解:法家倫理思想內容之誠信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