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國畫四君子:竹子風姿及其文化

國畫四君子:菊花風骨及其文化

  竹子,有着在逆境中頑強生計的品質,其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品質形象更是令人崇敬。作為國畫四君子之一,竹子也在用它的美妙形象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先去領會竹子的風姿文化吧。

國畫四君子

  在中國傳統中,竹子象徵著生命的彈力、長壽,竹子與松樹、梅樹合稱冬季的三大祥瑞植物。許許多多恭弘=叶 恭弘似劍鞘的竹子,枝繁恭弘=叶 恭弘茂,在竹波漣漪,連片成海時。它們有的如綠珠墜地,有的又如翠雲接天,那千姿百態的竹海里,竹恭弘=叶 恭弘婆娑起舞,搖曳萬里。

  置身於竹海,四處飽含着竹的清香。其情其景其幽香,無不使人陶醉。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計。千百年來,竹子清峻阿、高風亮節的品質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敬。文人愛竹,古已有之。

  蘇東坡的“寧願食無肉,不能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知之者許多,稱頌者也不少。竹對蘇東坡來說,竹比天天必須的食物都主要了。李賀的“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萬萬枝。”寫出了竹的幾分哀怨,把情與恨的嘆息用竹寫了出來。

國畫四君子之梅之歌——孤山的梅

  范成大的“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主沙頭。”則在竹中寫出了含淚的離愁,讓人感受那綠竹也有着一分與人相同的離愁別恨。

  竹子風姿:
  竹入畫,簡略和蘭花相當,也始於唐代。唐代的天子唐玄宗、畫家王維、吳道子等都喜畫竹。聽說到了五代,李夫人還創墨竹法,傳說她常夜坐床頭、見竹影婆娑映於窗紙上、乃循窗紙摹寫而創此法。

  到宋代,蘇軾生長了畫竹的方式,放棄了以前的畫家們的雙勾着色法,而把枝幹、恭弘=叶 恭弘均用水墨來畫,深墨為恭弘=叶 恭弘面,淡墨為恭弘=叶 恭弘背。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鳥畫家,沒有不畫竹的,而且最先強調竹的整體氣焰。

  不外,在眾多的畫家中,鄭板橋的畫竹也堪稱為一絕。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恭弘=叶 恭弘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實在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云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情景中獲得啟示,引發情緒,經由“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文字,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鄭板橋的作品,存世較多,撒播也廣,自清代以來,被眾人行家所嘆眼,成為“人爭寶之”的珍品。

你可能也喜歡:
四大嶺南畫派的特點,獨步中國畫界
國畫四君子:蘭花民俗及其文化
國畫四君子的生長曆程及其寓意由來
國畫四君子:梅花風姿及其文化

國畫四君子之竹之歌——君山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