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邀請短信參考,這麼寫甜死了!
現在許多年輕的准新人們,辦婚禮喜歡洋氣的西方樣式,但也有不少准新人鍾情於傳統中式復古婚禮的怪異魅力,喜氣洋洋的中式婚服盡顯中原後裔風範,新浪英俊挺秀,新娘雍容華貴。尤其是新娘子頭上耀眼的新婚頭飾,簡直美得令人離不開視線。那麼今天的民族文化就為你整理一些中式傳統婚禮新娘頭飾圖片,一起來瀏覽。
古代新娘的裝束,最為人所知的就是“鳳冠霞帔”,這是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同時它也是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其中的“鳳冠”,因以鳳凰掩飾得名,而鳳凰乃萬鳥之王,因此鳳冠也是皇后或公主這類貴族婦女在盛大的慶典上才氣戴的;不外,明清時一樣平常女子盛飾所用彩冠也叫鳳冠,多用在婚禮上。
憑證《大明會典》紀錄:“常服,鳳冠:雙鳳翊龍冠,以皂縠為之。附以翠博山。上飾金龍一、翊以二珠翠鳳,皆口銜珠滴。前後珠牡丹花、蕊頭、翠恭弘=叶 恭弘、珠翠穰花鬢、珠翠雲等。三博鬢(左右共六扇)。有金龍二各銜珠結挑排。”
明神宗定陵曾出土四頂鳳冠,龍鳳數目各不相同,其中一頂為六龍三鳳,龍在頂兩頭,口銜長串珠滴,似有戲鳳之意;正面有三隻展翅鳳凰,在鳳冠後下方有左右各三扇博鬢,睜開后犹如五彩繽紛的鳳尾。
明朝皇后至九品文官妻皆可穿着鳳冠,按職位品級崎嶇在顏色、花紋、裝飾和用料上有所差異,明制皇后制服的冠飾有九龍四鳳,皇妃、公主、太子妃的鳳冠九翚四鳳,翚是有五彩的雉。一品至七品命婦的鳳冠沒有鳳,綉有差異數目的雉。另外,明朝的庶人女子在娶親時也可穿着鳳冠霞帔。
民間婚禮新娘佩帶鳳冠的由來
唐代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中詠道:“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女子出嫁時可享受穿着鳳冠霞帔的殊榮,這一傳統的習俗在浙江民間普遍撒播了800多年。女人在出嫁時何以能服裝得云云尊貴,同皇上的“娘娘”並起並坐,享受這等至高無上的聲譽呢?這裏撒播着一段悅耳的故事。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看看這些面診圖以及解說
南宋王朝潰爛,金兀朮南侵京城臨安(杭州),康王趙構不敵金兵而棄城南逃,他過錢塘,跨曹娥,金兵仍窮追不舍,康王於是經奉化直奔寧海而來,到西店境內的前金村時,忽見路邊有座破廟,廟前曬場的谷籮上坐着一位村姑。
村姑見康王逃來,情急智生,叫康王藏到谷籮里,自己仍若無其事地坐在谷籮上面。當隨後追來的金兵問女人是否有人途經這裏時,村姑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說,他們向南方逃去了。金兵信以為真,向南方猛追而去,康王因此而躲過了殺身之禍。
村姑用巧計瞞過金兵,這使得死里逃生的康王萬分感謝,他立即向女人許諾,若有重登皇位之日,允許這位女人以“娘娘”的名義,在出嫁時享受坐花轎、戴鳳冠、着霞帔的殊榮。
不久,康王獲救,重歸金殿,他對自己昔日許諾那位村姑的“金口玉言”銘刻在心,於是下旨賜封這位村姑為“娘娘”,在出嫁時可以真正享受鳳冠霞帔的特殊聲譽,康王同時還修建了那座破廟,並親筆題寫為“皇封廟”。
此事傳開之後,其他的墟落女人在出嫁時也都紛紛效仿,穿着起鳳冠霞帔來,這種習慣很快普及浙江各地,撒播了800多年,直到解放后才逐漸廢止,這也是人們所美譽的“浙江女子盡封王”的典故由來。
時至今日,不少喜歡復古中國風的年輕人願意在操辦自己的人生大事時重新穿着起傳統的婚服,這讓鳳冠霞帔以及其它種種中式傳統婚禮新娘頭飾,又重新走入了人們的視野,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你可能也喜歡:
傳承千年的中國十大國學是什麼
中國十台甫劍,你聽過幾把?
滿族姓氏尊貴排名居然是按這樣排?
天下十台甫畫簡介及其畫作瀏覽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