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十大養生穴位之中脘穴
穴位是中醫學特有的文化,經由了數千年的研究和沉澱,穴位養生離我們似乎有點遠,然則有幾個穴位平時我們自己可以按揉來起到養生保健的效果,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帶人人一起來看看人體十大養生穴位之風池穴。
風池穴:明目醒腦穴
風池穴是人體的穴位,別稱熱府穴,在頭額後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所屬經絡為足少陽膽經。其穴義是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陽熱民俗。
風池最早見於《靈樞·熱病》篇,在《談談穴位的命名》中這樣說:“風為陽邪,其性輕揚,頭頂之上,惟風可到,風池穴在顳顬后髮際線者中,足少陽、陽維之會,主中風偏枯,少陽頭痛,乃風邪蓄積之所,故名風池。”
風池穴的穴位剖解:
風池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項筋膜、頭夾肌、頭半棘肌、頭后大直肌與頭上斜肌之間。皮膚由頸叢的枕小神經漫衍。項筋膜包繞項部淺、深層肌。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項筋膜淺層,在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間入淺層的頭夾肌,繼進深層豎脊肌中的頭最長肌和頭半棘肌。
項肌均由頸神經后支支配。第二頸神經后支可分為內外側支。外側支介入支配項肌,內側支為皮支,稱枕大神經。該神經由枕動、靜脈伴行,在項筋膜的深面上行,約於上項線水平處,穿斜方肌附着點及項筋膜淺層,分支至顱後部的皮膚。
人體十大養生穴位之關元穴
風池穴取穴方式:
人體風池穴位於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項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后緣之間凹陷處。當風府與翳風之間,或顳骨乳突尖(下端)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連線的中點。
風池穴主治:
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炎,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高血壓,精神疾病,口眼歪斜,瘧疾,熱病,傷風,癭氣,落枕,蕁麻疹。
風池穴意義: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陽熱民俗。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受熱脹散的陽熱民俗。
運行紀律:循膽經輸向頭之各部及外走陽維脈。
若是風池穴疼痛怎麼辦?
可能是感受風寒濕痹引起的疼痛,這個情形平時一定要避風寒水濕,可以用艾灸,針刺或者熱敷等理療來調治。光針刺風池穴效果沒那麼好的,可以在局部多選幾個針對性的穴位配合列缺穴一起,一定要注重避風寒。另外,風池穴疼痛也可能是頸椎錯位,一定要請專業醫師舉行診斷,有需要則舉行校準。
相關文章推薦:
全球最懶民族 全靠拯救生在世
為什麼阿拉伯人穿白袍 有何緣故原由
泰國有這麼多奇葩習慣 讓人嘆為觀止
哈薩克族怎麼形成的 想領會進來看
人體十大養生穴位之內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