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永久不準展出國寶之陶鷹鼎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遺留下來的文物也是驚讚絕倫,讓人嘆為觀止。許多放在現代也仿不出來的國寶,堪稱價值千金,許多文物是國家制止出國展覽的,珍貴之極。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人人先容下中國永遠禁絕展出國寶之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中國永遠禁絕展出國寶之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1978年出土於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閻村,新石器時代前期的葬具。為紅陶砂質,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側就是著名的鸛魚石斧圖。圖高37厘米,寬44厘米,約佔缸體外面積的一半,畫面真實生動、色彩協調、古樸優美,極富意境,是迄今中國發現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幅陶畫。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2003年被確定為64件不能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
中國永久不準展出國寶之後母戊銅鼎
文物鑒賞
此彩繪陶缸外表呈紅色,作直壁平底圓筒狀。陶缸外壁有彩繪一幅。畫面左側為一隻站立的白鸛,通身雪白,圓眼、長嘴、仰面屹立。鸛嘴上銜着一條大魚,也全身塗白,並用黑線條清晰描繪出魚身的輪廓。畫面右側直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編織物纏繞並刻劃符號等。白鸛的眼睛很大,眼光炯炯有神,鸛身微微後仰,頭頸高揚。魚眼則畫得很小,身體僵直,魚鰭低垂,毫無掙扎反抗之勢,與白鸛在神志上形成強烈的反差。
陶缸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左繪有鸛鳥一隻,仰面屹立,六趾抓地,二目圓睜,口含一條大魚;右繪一把石斧,斧頭捆綁在直立的木棒上端。
作者為显示鶴的輕柔白羽,把鸛身整個塗抹成白色,犹如後裔中國畫的“沒骨”畫法;石斧和魚的形狀則接納“勾線”畫法,用精練、流通的粗線勾勒出輪廓;斧、魚身中填充色彩,犹如後裔中國畫的“填色”畫法。由於這幅畫具備了中國畫的一些基本畫法,有的學者以為它是中國畫的雛形。
中國永久不準展出國寶之利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