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鎮國之寶之孫子兵法
話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湛,國之重器更是數不勝數,在數多的國寶中怎麼才氣稱為“鎮國之寶”呢?能稱為國寶的那一定是個個絕世孤品,價值自然是無法估量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隨着民族文化一起來領會下九大鎮國之寶之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形狀似鼓而得名。發現於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劃分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以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排場,故又稱“獵碣”。宋代鄭樵《石鼓音序》之後“石鼓秦物論”最先盛行,清末震鈞斷石鼓為秦文公時物,民國馬衡斷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斷為秦襄公時物,今人劉星、劉牧則考證石鼓為秦始皇時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殘,北宋歐陽修錄時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本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馬薦”鼓已一字無存。原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九大鎮國之寶之平復帖
石鼓文的字體,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銅器,銘文蓋十行,器五行,計121字。其書為石鼓、秦篆的先聲,字行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畫內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品質,確有秦朝那股強悍的霸主氣焰。然而更趨於方正豐盛,用筆起止均為藏鋒,圓融渾勁,結體促長伸短,勻稱適中。
古茂雄秀,冠絕古今。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着繼往開來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主要範本,故有“書家第一規則”之稱譽。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於石鼓文而形成自家氣概的。撒播石鼓文最著名的拓本,有明代安國藏的《先鋒》、《中權》、《後勁》等北宋拓本。
石鼓共十隻,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為碣狀),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它為《獵碣》。以籀文分刻十首為一組的四言詩。其字已多有消逝,其第九鼓已無一存字。其書傳為史籀手筆,體態堂皇漂亮、圓活曠達,氣質雄渾,剛柔相濟,古茂遒朴而有逸氣。橫平豎直,嚴謹而工緻,善用中鋒,筆劃粗細基本一致,有的結體對稱平正,有的字則參差錯落,近於小篆而又沒有小篆的拘謹。在章法結構上,雖字字自力,但又注重到了上下左右之間的偃仰向背關係、其筆力之強勁在石刻中極為突出,在古文字書法中,是堪稱別具奇彩和獨具風神的。康有為稱其“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我,自有奇采。”其書體為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學小篆,百無一失。後世學篆者皆奉為正宗,無不臨習。楊沂孫、吳大澄、吳昌碩、王福庵等皆得力於此。
九大鎮國之寶之五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