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世國寶之清明上河圖
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這上下五千年的長河中,留下了許許多多文物,成為了後裔研究歷史的名貴借鑒,它們的價值和意義是無可取代,讓人由衷讚歎已往的歷史文化。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帶人人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傳世國寶之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周圍浮鐫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後母戊鼎初為鄉人私掘,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於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銅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之水晶杯
經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的廟號。後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質料,且要在約莫二三百名工匠的親熱配合下才氣完成,經測定,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紀錄製鼎的銅錫比例基真相符。
後母戊鼎是迄今天下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阻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後母戊鼎的鑄造工藝十分龐大。憑證鑄痕考察,鼎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身共使用8塊陶范,每個鼎足各使用3塊陶范,器底及器內各使用4塊陶范。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質料跨越1000千克。而且,製作云云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歷程中,存在一系列龐大的手藝問題,同時必須配備大型熔爐。
因此,後母戊鼎的鑄造,可以充實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遠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仔細,显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與卓越的手藝成就,足以代表高度蓬勃的商代青銅文化。
相關文章推薦:
22其中國漢字最難寫的字是什麼字
中國十大悍匪之一 槍神田明建
怎麼才氣10秒快速入睡 12種方式總有一種適合你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昏君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之東漢銅奔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