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歷史故事之打草驚蛇的典故

形容說話算話的一言九鼎的典故

  有人說:“心中有愛、有氣力的人,就會沉靜、內斂、不張揚,由於他分分秒秒都在體味厚實滋潤的生之美;心底荒蕪、懦弱的人,就會喧囂、浮躁、四處打草驚蛇,由於他在滿天下尋找自己匱乏的器械。”本期民間故事將為你講訴打草驚蛇的典故。

民間故事

  【成語】:打草驚蛇

  【註釋】: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責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醒。后多比喻做法不鄭重,反使對方有所警備。

望梅止渴的典故,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成語故事】:
  唐朝的時刻,有一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刻,經常接受行賄、不遵遵律例。有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指控王魯的手下違法、接受行賄。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種種罪狀,和他自己通常的違法行為一模一樣。王魯一邊看着狀紙,一邊發著抖:這……這不是在說我嗎?

  王魯愈看愈畏懼,都忘狀紙要怎麼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內里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一跳了!

  厥後,人人就憑證王魯所寫的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引伸為打草驚蛇這句成語。

你可能也喜歡: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宗教文化:什麼是釋教文化
吃香蕉的利益,香蕉的N多功效
常吃大蒜好嗎,有什麼利益

八拜之交的典故,到底是哪“八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