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禍起蕭牆的典故,蕭牆是什麼

吃醋的典故,吃醋背後的故事

  蕭薔是著名的台灣曾經第一玉人,雖然時間帶給了她不少的創傷,然則玉人依舊是美的。此蕭薔非彼蕭牆,禍起蕭牆即是一個古代的成語,本期民間故事小編帶你一起去領會一下禍起蕭牆的典故。

禍起蕭牆的典故,蕭牆是什麼

  典出《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春秋時期,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學生,他們為魯國的執政者季氏當家臣。有一次,季氏想要攻打弱小的鄰國顓臾。冉有、子路兩人就來找到孔子,想聽一聽他的看法。

詳解:歷史上退避三舍的典故

  孔子聽了這件事以後,就嚴肅地指斥他們說:“魯國的國君曾經任命顓臾的國君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現在,季氏為什麼要去攻打他呢?”冉有回覆說:“這件事是季氏想要做的,我們兩人只是臣子,也沒有設施呀。”孔子說:“你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籠子里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盒子里損壞了,這應叱責誰呢?”

  冉有說:“顓臾這個小國,城牆堅硬,而且離魯國很近。現在不把它佔領,日後一定會給子孫留下禍殃。”孔子說:“依我看,季氏最大的隱患不再顓臾那裡,卻在蕭牆的內里,在季氏兄弟之間呀。”不久,季氏兄弟之間果真發生了內亂。

  “蕭牆”是指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後人就用“禍起蕭牆”來比喻內亂。清末蔡東藩在《民國演義》中用到:“不照這麼設施,恐禍起蕭牆,勢且波及天下,總統不如通權達變,暫歇風潮為是。”

你可能也喜歡:
活死人墓在哪,你聽說過嗎
鮮為人知的侗族風雨橋的傳說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都會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中華文化故事:問鼎中原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