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歇後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由來

大唐公主故事之太平公主是誰的女兒

  耳雅在《SCI迷案集》里寫過一句話:“級其餘差異直接導致無法相同無法明白,所謂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只是用來撫慰蠢人的空話,事實上,三百個臭皮匠,也不會明白孔明先生事實是在想些什麼。”本期民間故事就將為你講訴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由來。

民間故事

  話說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為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實在,這是諸葛亮先生要掂掂東吳的分量,看看東吳有沒有強人造塔。那寶塔要求異常高啦,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兩千多公斤重。孫權被難住了,急得面紅耳赤。厥後尋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銅葫蘆模子的人,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時隔一月,仍然沒有一點兒下文。諸葛亮天天在招賢榜下踱方步,喜悅得直搖鵝毛扇子。

漢代公主故事之平陽公主與衛青

  那城門口有三個擺攤子的皮匠,他們面目貌寢,又胸無點墨,人人都稱他們是丑皮匠。他們聽說諸葛亮在尋東吳人的開心,心裏不佩服,便聚在一起商議。他們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功夫,終於用剪鞋樣的設施,剪出個葫蘆的樣子。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子。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里。這一着,果真一舉樂成。諸葛亮獲得銅葫蘆澆好的新聞,立刻向孫權告辭,往後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

  三個丑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諺浯。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三個通俗的人智慧合起來要頂一個諸葛亮。實在,臭皮匠和諸葛亮是沒有絲毫聯繫的,皮匠現實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第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厥後,在撒播歷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另一種說法,來自於小學語文課本一篇名為《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文章。文章中寫到諸葛亮帶兵過江,江水湍急,而且內里多是突出水面的礁石。通俗竹筏和船隻很憂傷去,打頭陣的船隻都被水沖走觸礁淹沒,諸葛亮一籌莫展,也想不出好設施,天黑來了3個做牛皮活的皮匠獻策。告訴諸葛亮買牛,然後把牛從肚皮下整張剝下來,封好切口后讓士兵往裡吹氣,做成牛皮筏子,這樣的筏子不怕撞,諸葛亮按此方式實驗並順遂過江。之後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民間諺語廣為撒播。

你可能也喜歡:
宗教文化:什麼是釋教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中華文化故事:問鼎中原的典故
搖錢樹的來源,你聽說過嗎

安樂公主李裹兒是誰,對歷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