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之無商不奸的由來
有眼不識泰山現在用作成語,比喻“自己的見識太少,著信用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認不出來。是一種對照尊重的說法。”那麼,有眼不識泰山在我們生涯當中用得很頻仍,你知道它的意義那你知道它的來源嗎?來傳統文化故事看看吧!
“有眼不識泰山”的來源
這條成語中提到的泰山,並不是指山東省境內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國古代的一位着名竹匠。
據傳說,我國春秋時代着名的木匠魯班,曾經招收一批徒弟。魯班十分珍視自己的聲譽,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從徒弟中鐫汰個體“不成器”的人。魯班徒弟中有個叫泰山的年輕人,看上去不稂不莠,身手上進不大,為了維護班門的聲譽,魯班毅然辭掉了泰山。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之飛毛腿的由來
事隔數年,一次魯班率徒閑逛集市,突然發現貨攤上擺着許多做工考究的竹制傢具,身手到達爐火純青的境界。主顧爭相搶購。愛才的魯班很想結識一下這位竹器能手,便向人探問。人們告訴他,是魯班大師的徒弟,赫赫著名的泰山所作。
魯班大吃一驚,想起當初錯辭泰山,感應痛恨莫及,長嘆一聲:“唉!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這眼睛留着另有什麼用呢?”說完,立即把自己的左眼挖掉了……
往後,魯班就使用一隻眼幹活了,再也不嫉妒守舊,把自己的身手悉數教授給後裔。厥後的木匠為紀念他,在檢查木條直、曲的時刻,總是把一隻眼閉起來,只用一隻眼看,聽說也是為了這個原理。
你可能也喜歡:
民間撒播甚廣的鬼故事,黃皮子的故事
西湖民間故事之一,斷橋殘雪的傳說
民間有點邪乎的風水傳說故事30例
中山狼的故事,中山狼講的是什麼原理
真正的貴族公子! 民國四大公子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