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人們發現了血型,奧地利著名病理學家卡爾·瀠德斯泰納(Karl Landsteiner))根據人類血紅細胞上抗原的差異,將人類血型分為A、AB、B、O四種。再根據表面抗原與恒河猴血液抗原是否相同,將血型細分為RH陰性、RH陽性、Lewis血型。
幾十年后,人們開始猜想血型與人性格的關系。關于血型對于性格的影響,現代醫學界、心理學界爭論不斷。
血型性格理論
古希臘學者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西方著名的“醫學之父”,氣質體液說(The temperament, the body fluid)也是他首先提出的。
他認為,人體的基礎是由四種不同的體液構成(血液,黑膽汁,黃膽汁,粘液),這四種體液在每個人體內的比例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
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一篇由日本東京女子師范學校教師古川竹二發表的名為《血型與性格學的研究》的論文,首次將人的性格與血型聯系在一起。
現如今,日本仍是最熱衷于血型性格學說的國家,他們對于血型研究的熱衷如同于中國人對生辰八字的研究。
從科學的角度看,血型的本質是紅細胞表面的物質不同,另外血型和遺傳基因有關,終生不會改變。
其中,ABO血型系統最廣為人知,通常人們談論的血型與性格的關系也是在這種血液系統下的。
下面我們具體看看,不同血型所代表的性格是什麼?
不同血型
O型、A型、B型和AB型四種血型,是由于人們的不斷進化和在不同氣候地區定居下來后逐漸形成的。
A型血型的人
A血型的人文靜、執著、內斂、穩重、專注,具有完美主義。這種完美主義傾向會讓A型血的人喜歡跟自己“較勁”、“為難”自己,不會像常人那樣愿意坦露自己的心聲,對新鮮事物敏感,但是會保持距離。他們擅長從多個角度看問題,能做到面面俱到。
此外,大部分A型血的人都比較內向,他們即使看似外向,內心還是會小心翼翼、保留細心謹慎的一面,他們更偏愛一個人,更加內斂,不善于表露內心真實想法,很難做到完全的信任其他人。
他們相比常人更加傾向于悲觀,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大多數人只能成為泛泛之交,很難有人走近他們的內心。
A型血的人童年時期會比較任性,年輕時會更加果斷剛毅,為人處世上比較要強。不過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控制情緒的能力會增加,謙虛穩重的態度會體現在生活中,到了老年時期,則會顯得很固執。
B型血型的人
大多數B型血的人討厭束縛或規則,經常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追求自由,會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經常出現奇思妙想。
他們不過分追求結果,看過程,喜歡憑感覺或直接做決定,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全身心投入,極其注重內在,對不感興趣的漠不關心。
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他們不會強迫自己融入群體,會周期性感覺失落、孤獨,內心認為自己真正的朋友很少。
AB型血型的人
AB型血的人是天生的和平主義者,他們總是喜歡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具有極強的分析能力,喜歡為公眾的事情奔波,是充滿矛盾的自信家。
他們對社會道義和人情等問題很少關注,行動上總是忽冷忽熱,難以主動融入團體。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與他人的界限會越來越清晰,在重大決定上忽悠逃避行為,規避風險,難以信任他人。
遇到失敗時,容易歸因于他人,個性較為安靜,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強迫癥。
O型血型的人
O血型是人類最本能、原始的血型,也是數量最占據優勢的血型,在現實生活中最具代表性。
他們樂于結交朋友,廣結善緣,與人相處容易但個性要強。有了明確的目標后,他們會努力達成目標。
希望憑借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不會掩飾面臨的困難和自身的努力。
這種努力拼搏的精神是他們的人格魅力之一。
面對喜歡的事物,他們會大膽嘗試,與自己無關的事物則絲毫不會理會。
O型血的人在年少時比較溫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表現出自我主張,會時不時自我表現,甚至能成為非常有魄力的人。從小到大,他們的變化是最大的,通常是少年溫順,老來強硬。
許多生物學家一直在探索血型與基因表達之間的聯系,而個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基礎有賴于基因的先天條件。
不過,后天成長環境、受教育水平、個人認知能力等對一個人的性格同樣有著重要影響。可以說,先天因素,所謂的血型并不能完全決定我們的性格。
即使血型和性格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關聯,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僅通過客觀的研究而忽略了主觀個體分析和個體發展的特殊性,否則就是鄭人買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