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預測眼部疾病舉例,奇門遁甲預測眼部疾病舉例
奇門遁甲
1、傷風:日干臨丙,時干臨丙、丁,或天芮星臨丙丁為發燒癥狀;戊加壬或戊加癸為流鼻涕癥狀。
2、腮腺炎:是戊和己的關係,坤宮、巽宮泛起病星,日乾和時干加在戊上,臨巽宮和坤宮之上。
3、肝炎:乙加丁、丙為肝炎,乙加庚為肝硬化,若是時干、日干、天芮星有這個信息要憑證他的組合來斷病。
4、脊髓炎:脊髓為天柱星,天芮、日干、時干如臨離宮加庚代表發燒、頭疼;臨兌宮遇驚門或天柱代表咳嗽;戊加己加癸加壬代表流鼻涕;庚加丙代表噁心;庚加己代表吐逆;壬、癸都代表汗液,臨旺地人必多汗;庚加戊還代表食慾不
振;乙加壬癸落坎宮代表大便糖稀;己加壬代表糖尿病。
5、糖尿病:必有水,由於壬、癸水代表血液;必有土,土代表甜的器械,代表血液因素不太好;必有天芮,如沒有天芮,庚或白虎都可以,組合血液粘稠,和糖尿病有關係。
6、痢疾:天芮星、日干、時乾落在火宮,天心臨庚也落其中一個宮,戊加庚代表吐逆,天心臨庚代表噁心,天芮星落在坤宮、坎宮,又有白虎或壬癸代表肚子痛、腹瀉,又臨六合,大便次數增多,六合是次數多的意思,若有以上特徵就
是濕熱型痢疾。
7、頸淋逢迎核:就是脖子上長疙瘩。乙加辛代表淋逢迎核,乙加辛臨滕蛇、臨天芮,戊加癸或己加癸,又代表腐爛生膿,辛這個符號越旺,結核越大。
8、肺結核:天芮,日干、時乾落乾宮或兌宮,有辛和白虎泛起為肺結核。
9、瘧疾:(癥狀是高燒、吐逆、寒熱),乙加庚落離宮脖子強硬,日干、時干在這個時刻又泛起戊加庚或癸加庚,又代表吐逆,丁加辛臨景門代表心煩,丙丁臨兌宮代表口渴。
10、中暑:日干、時干、天芮星,若是泛起甲加庚落離宮代表頭疼,臨玄武為眩暈,戊加庚為吐逆,天心加庚代表心煩,巽宮臨白虎代表氣粗。
11、肺炎:庚辛加丙丁或庚加丙、辛加丙、庚加丁、辛加丁落離宮、兌宮代表肺炎;庚加天柱代表咳嗽,直符加在庚上為頭痛。坤宮、坎宮加庚或白虎代表身痛;癸加庚代表明痰;癸加戊為黃痰;癸加丙為血痰。
12、奇門遁甲展望疾病支氣管炎:乙代表氣管,丙丁代表炎症,乙加丙、乙加丁臨天芮星或日干、時干,乙加丙、乙加丁落巽宮。
13、急性腸胃炎:乙和坤宮、艮宮、戊土、己土都代表腸胃,若是天芮、日干、時乾落在坤宮、艮宮或乙戊己土臨庚加白虎臨馬星或臨驚門就代表吐逆、腸鳴。
14、胃炎:戊己加丙丁臨坤、艮兩宮為胃炎。
15、腸炎:乙加丙丁落在坤、艮兩宮為腸炎。
16、膽囊炎、膽結石:乙加辛臨震宮、巽宮,代表膽囊炎或膽結石,膽囊炎是加丙丁,膽結石是加庚辛,落在震宮和巽宮。
17、腎炎:壬癸、玄武代表腎,丙丁代表炎症,戊加辛代表腎小球,馬星代表急症,腎結石是壬癸加辛落坎宮。
18、泌尿系統結石:坎、震、兌三宮都為腰部,如落宮庚加杜門為隱痛或陣痛,加馬星疼痛猛烈。
奇門遁甲天芮病星運用的步驟和方法,奇門遁甲天芮病星運用的步驟和方法
19、前線腺癌:乙加丁、乙加庚、乙加辛、乙加丙,看康健的指數,再看是否有白虎和庚,若是有,病很嚴重,若是不見,則為炎症。處置丁的時刻用山楂、枸杞子;去乙上的病的時刻用葫蘆或者騰蔓植物。
20、癌症:白虎+庚+天芮。
21、冠心病:在遁甲中,離宮、震宮、坎宮、馬星、丙、丁、壬、癸水代表心臟,乙和壬水代表動脈,己+庚、癸+辛,又有乙臨宮,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也代表管腔狹窄,杜門代表閉塞不通。
22、風濕性心臟病:離震坎宮丙丁壬癸代表心臟,六合代表瓣膜臨天芮星白虎。
23、高血壓:九天、天沖星為高血壓,若臨離宮、乾宮,再有景門、天英、丙丁或壬癸泛起,為高血壓的特徵。
24、低血壓:九地、玄武臨離宮、乾宮等,再有景門、天英、丙丁或者壬癸泛起代表低血壓,若臨滕蛇代表血壓不穩。
25、甲亢:乙加戊,己、辛落離宮、巽宮、坤宮或兌宮,臨天芮病星加馬星,壬癸、丙丁加辛或加己加戊是甲亢特徵。
26、三叉神經痛:乙加庚、丁,白虎落巽、離、坤三宮代表三叉神經痛。
27、面部神經麻木症:乙加戊己或戊己加乙,臨死門落離宮乾宮坤宮巽宮是面部神經麻木的显示。
28、腦血栓、腦血管意外出血:乙加丙、丁、辛,臨天芮、白虎、杜門落離宮或乾、巽、坤宮為腦血管意外的信息。
29、坐骨神經痛:乙加庚,白虎、天芮病星落艮、乾、坎三宮是坐骨神經痛的显示。
30、多發性神經炎:震、艮代表手足,若有乙加辛或有乙加庚,臨天芮病星落艮、震兩宮,為多發性神經炎。
31、癔病:騰蛇落巽、離、坤、乾四宮,如再有白虎或天芮病星加臨是癔病,又為精神創傷。
32、血液病:天芮星和杜門落在艮、坤兩宮,或壬癸水加杜門是在血液上出問題。
33、腰椎病:天柱星臨坎宮、兌宮、乾宮、震宮,加臨天芮病星為腰椎病,天柱星代表腰椎。
34、頸椎病:乙加辛臨巽、離、坤三宮為頸椎病。
35、婦科病:用壬癸代表,壬+辛,壬+己,臨坎宮、震宮、兌宮、坤宮為子宮肌瘤。
36、便秘:己+庚臨坎、坤宮,己+癸為拉肚子。
【紫東真人】
@-------------------------------------------------------@
五行之說源於兩千多年前,解讀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五行之說源於兩千多年前,解讀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