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門 正文

開元占經卷一百一十八,開元占經卷一百一十八

開元占經 卷一百一十七,開元占經 卷一百一十七

開元占經 卷一百一十六,開元占經 卷一百一十六

開元占經秘笈

開元占經卷一百一十八

 馬休徵

 神馬

 《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則澤入迷馬。”(宋均注云:神馬巡守四方。《典略》曰:神馬者,河之精也。)《晉中興書征祥說》曰:“孝武帝大元十四年六月,寧朔州刺史賈統上言:晉寧須池縣,此月辛亥,有馬二匹出於河上,一白一烏,盤戲相逐河水上,從卯至巳,乃沒。”

 龍馬

 《尚書中候》曰:“堯勵德匪懈,萬民和欣,龍馬銜甲,赤文綠色,龜背袤廣九尺,五色,頦下有赤文似字。”注云:“龍形象馬,赤�嚇�之使,甲以是藏圖,王者有仁德,則龍馬見也。其文紅色而綠地也。”《瑞應圖》曰:“龍馬者,仁馬也,河水之精。高八尺,長頭,身有鱗甲,骼上有翼,旁有垂毛,鳴聲��咿,蹈水不沒,有明王則見。”又曰:“王者不儲秣馬,則龍馬、乘黃、澤馬、白馬朱髦並集矣。”

 騰黃 飛兔 腰� 澤馬 玉馬 �馬

 《瑞應圖》曰:“騰黃者,神馬也,其色黃,王者德被四方,則至。一名吉光,乘之壽三千歲,以馬無死時。”又曰:“飛兔者,馬名也,日行三萬里。禹治水有功,勤勞歷年,救民之害,天眷其德而至。”又曰:“腰�者,神馬也,與赤兔同應。”應劭注《漢書》雲:“腰�,古�馬,赤喙玄身,日行一萬五千里。”又曰:“王者愛人而賤馬,則澤馬來。”又曰:“王者勞,來國民,則至。”隨巢子曰:“夏后之興,方澤出馬。”《瑞應圖》曰:“王者精明尊賢,則玉馬至。”又曰:“師曠時,玉馬出。”又曰:“世治則西王母獻岱�馬。”《禮斗威儀》曰:“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則南河輸�馬。”(注曰:�馬者,黃紅色馬也。)《天鏡》曰:“王者不傷禽獸。則�馬見。”

 白馬朱鬣 青馬白鬣

 《瑞應圖》曰:“明王在上,則白馬朱鬣至。”又曰:“王者乘服有度,則白馬朱鬣。”又曰:“白馬朱鬣者,任用賢能則出。”《禮記威儀》曰:“周王白馬朱鬣。”《天鏡》曰:“王者資服有制,則青馬白鬣來。”
開元占經卷一百一十八   馬休徵   神馬   《援神契》曰:“王者德至山陵,則澤入迷馬。”(宋均注云:神馬巡守四方。《典略》曰:神馬者,河之精也。)《晉中興書征祥說》曰:“孝武帝大元十四年六月,寧朔州刺史賈統上言:晉寧須池縣,此月辛亥,有馬二匹出於河上,一白一烏,盤戲相逐河水上,從卯至巳,乃沒。”   龍馬   《尚書中候》曰:“堯勵德匪懈,萬民和欣,龍馬銜甲,赤文綠色,龜背袤廣九尺,五色,頦下有赤文似字。”注云:“龍形象馬,赤�嚇�之使,甲以是藏圖,王者有仁德,則龍馬見也。其文紅色而綠地也。”《瑞應圖》曰:“龍馬者,仁馬也,河水之精。高八尺,長頭,身有鱗甲,骼上有翼,旁有垂毛,鳴聲��咿,蹈水不沒,有明王則見。”又曰:“王者不儲秣馬,則龍馬、乘黃、澤馬、白馬朱髦並集矣。”   騰黃 飛兔 腰� 澤馬 玉馬 �馬   《瑞應圖》曰:“騰黃者,神馬也,其色黃,王者德被四方,則至。一名吉光,乘之壽三千歲,以馬無死時。”又曰:“飛兔者,馬名也,日行三萬里。禹治水有功,勤勞歷年,救民之害,天眷其德而至。”又曰:“腰�者,神馬也,與赤兔同應。”應劭注《漢書》雲:“腰�,古�馬,赤喙玄身,日行一萬五千里。”又曰:“王者愛人而賤馬,則澤馬來。”又曰:“王者勞,來國民,則至。”隨巢子曰:“夏后之興,方澤出馬。”《瑞應圖》曰:“王者精明尊賢,則玉馬至。”又曰:“師曠時,玉馬出。”又曰:“世治則西王母獻岱�馬。”《禮斗威儀》曰:“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則南河輸�馬。”(注曰:�馬者,黃紅色馬也。)《天鏡》曰:“王者不傷禽獸。則�馬見。”   白馬朱鬣 青馬白鬣   《瑞應圖》曰:“明王在上,則白馬朱鬣至。”又曰:“王者乘服有度,則白馬朱鬣。”又曰:“白馬朱鬣者,任用賢能則出。”《禮記威儀》曰:“周王白馬朱鬣。”《天鏡》曰:“王者資服有制,則青馬白鬣來。”   馬咎徵   馬化為牛狐及出地中   京房曰:“馬化為牛,君且無強兵也。”《紀年》曰:“周宣王三十三年,有馬化為狐。”《京房易傳》曰:“馬出地中,國有兵,民散亡。又曰:軍喪,不出三年。”   馬變毛   京房曰:“馬一夜改毛,易政。”又曰:“馬一夜變毛,名曰易衣,君且小憂,有馬之家家長死。”又曰:“馬一夜變易毛色,南鄉更為北鄉,東鄉更為西鄉,政且有變。”《握鏡》曰:“馬忽易色,君憂。一曰馬忽變易紅色,主有大喪。”   馬悲鳴 馬能言   《潛潭巴》曰:“天子馬行而鳴,天號無聲,故馬應之而鳴。”《天鏡》曰:“馬鳴,踏地不食,必遠行千里,若國君所乘馬,主伐他國;主乘馬夜悲鳴,國有外賊。”京房曰:“馬無故一夜皆鳴,且有大兵來者。”又曰:“馬能言,如其言吉,則吉;言凶,則凶。”《呂氏春秋》曰:“亂國之妖,馬乃言。”   馬入宮殿   《潛潭巴》曰:“有馬入宮,大臣不從行不忠,其有聲也,臣名於天下,主令不行,輕見虜。”注云:“馬,地精,陰也。從人,無所不之。今忽入宮,臣欲奪主位,居其宮之祥也。有聲,是日而鳴聲者,欲行主教令也。”京房曰:“馬走入君宮,有兵事,大憂。”《異苑》曰:“後趙建武十四年,有妖馬一匹,色青,尾�髁牽�自中陽走闕下,是歲,虎死,國亂。”《晉陽秋》曰:“咸康八年,有馬色赤如血,自宣陽門直入殿前,走出不知所之。”《二石偽事》曰:“石混說建武十四年時,忽有斕馬一匹,有四目,系著殿中,十餘日,突去,不知所在。”   馬生角   《地鏡》曰:“馬忽生角,其君以兵攻國,破亡。”《呂氏春秋》曰:“亂國之妖,馬乃生角。”京房曰:“下不順政,厥妖馬生角,茲謂賢士不足。”又曰:“天子親伐,馬生角。”《洪範五行傳》曰:“文帝十二年,有馬生角於吳,在耳前,上向,右角長三寸,左角長二寸,皆大二寸。劉向以為,馬欠妥生角,猶吳主欠妥舉兵向上也。”又曰:“咸帝綏和二年二月,大廄馬生角左右耳前,圍長各一寸。是時王莽為大司馬,害上之萌,自此始矣。”《晉紀》曰:“隆安四年,梁州刺史郭詮,送馬生角,桓玄之應也。”《趙書》曰:“前趙臨涇縣,馬生角在耳,長七寸,搖之則動。”   牡馬生駒   京房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馬生駒。”《史記》:“秦昭王二十年,牡馬生駒而死,非類妄生而死,猶秦恃力強得天下而還自滅之象也。”《漢書五行志》曰:“哀帝建平二年,定襄牡馬生駒三足,隨群飲食,太守以聞。馬,國之武用;三足,不任用之象。后侍中董賢年二十二為大司馬,居上公之位,天下不宗。哀帝暴崩,成帝母王太后召學生新都侯王莽入,收賢印綬,賢自殺,莽因代之。”   馬生子異形   京房曰:“馬生子,一目,其君弱;馬生子,三目以上,臣制主令;馬生子,二口以上者,其令多亂;馬生子,三鼻以上,民亡命;馬生子,三耳以上,其民人多死者;馬生子,二匹以上,民亡命;馬生子,三足,其邑主且有不祥;馬生子,二陰以上,有兵;馬生子,目在腹下及在旁,其邑有兵;馬生子,目在四支,其邑俘囚;馬生子,目在陰,其邑大弱,主亡;馬生子,目在背,民亡命,不從令;馬生子,口在背,邑民大去其君;馬生子,口在腹,邑飢,五穀大貴;馬生子,耳鼻在四支者,兵作;馬生子,耳鼻在腹及背,臣謀叛上,敗績;馬生子,足在首,失邑君;馬生子,足在背,人主有行;馬生子,及在腹,主勞民飢;馬生子,尾在首足,谷不成;馬生子,尾在背,其君搖;馬生子,尾在腹,臣謀反;馬生子,無目,其邑君久疾;馬生子,無口鼻,其邑君無子;馬生子,無耳,主失位;馬生子,無足,主失位。”《古今注》曰:“漢哀帝大初四年中,張幼卿有馬生子,一身三頭九口,各有言,民皆書之戶上。”《華陽國志》曰:“蜀李特將亡,馬生駒,一頭二身,著六牙,一牡。”《異苑》曰:“李勢時,有馬生駒,一頭二身六腳,身中有牝牡。”   馬生人   京房曰:“上無天子,諸侯相伐,民流,國民勞,厥妖馬生人。馬生人,一身有兩頭以上,邑有反者,兵大作;馬生人,一首三顙以上,邑相撓亂;馬生人,一首兩顙以上,邑有大兵;馬生人,一身而兩首無目,一耳居顙以上,且有兵;馬生人,一身三首以上,三耳以上,無目,一耳居顙上,是謂不祥,天下有兵,民亡命;馬生人,一身兩首九口,鼻居項,天下大飢,民亡命;馬生人,一身兩首以上,無耳無口,二鼻以上,一鼻著項,一鼻著顙,天下有兵喪;馬生人,一身兩首,邑無主;馬生人,一身而兩面以上,其邑大不祥;馬生人,三首以上,邑爭凶;馬生人,一身三耳以上,其邑亂;馬生人,一首兩鼻以上,邑民貧;馬生人,有臂無首足,邑有兵,不勝,凶;馬生人,三臂以上,邑君有頑疾;馬生人,三足以上,其邑勞;馬生人,三腹以上,無足,邑有大喪;馬生人,三陰以上,臣謀其主;馬生人,首在腋下,主賊殺其臣;馬生人,首在足下,邑君私,社稷亡;馬生人,首在背,民大勞苦;馬生人,首在陰,其君亡地;馬生人,目在腋下,其君喪;馬生人,目在背,邑有大兵,亡命;馬生人,目在腹,若喉顙,人主有亡地;馬生人,目在足下,此謂下視,欲謀其上;馬生人,口在腹,邑有兵,民且飢;馬生人,口在背,邑有大事,民絕食;馬生人,鼻在腹下,主令不行;馬生人,鼻在足下,民相從哭;馬生人,鼻在腹下,其邑谷不成;馬生人,鼻在背,邑民勞;馬生人,鼻在陰,邑君鬼神不享;馬生人,耳在背,民不相從,邑有兵;馬生人,耳在腹,其邑弱主治不行;馬生人,耳在陰,賢者不上通;馬生人,腹在跨,其邑大飢,君亡地;馬生人,陰在上,其君無子;馬生人,陰在背腹,民飢,臣下大謀其主;馬生人,四支在首及項,其君失位;馬生人,無首,其君大疾;馬生人,無目,其國失令亡;馬生人,無口,天下大飢;馬生人,無鼻,其邑有喪;馬生人,無耳,其邑有鬼驚人主;馬生人,無手足,其邑不穀;馬生人,無臂,邑有兵,兵敗;馬生人,無腹,邑亡,有兵,民飢;馬生人,人身而畜面者,民飢,主易;馬生人,人面而六畜身者,是不祥,邑有兵;馬生人,人面野獸身者,邑有大客及兵;馬生人,人身而野獸面,天下有亡邑;馬生人,人面鳥身,是謂不祥,邑有兵;馬生人,人身而蟲蛇面者,邑且亡;馬生人,人面而蟲蛇身者,謂邑虛及有兵;馬生人,人身而蛇龍面,其邑有弱主不治;馬生人,人面而龍蛇身者,民亡命。”《洪範五行傳》曰:“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馬生人。占曰:‘畜生非其類,子孫必有非其姓者。’后始皇蓋呂不韋子也。”《史記》曰:“秦孝公有馬生人,劉向以為皆馬禍也。孝公始用商君攻守之法,東侵諸侯,其象將以兵革抗極樂成而還自害也。”   馬生六畜   京房曰:“馬生六畜,君有大事。馬生羊,邑安。”又曰:“國無憂,民大安,馬生牛,人安,五穀蕃。馬生六畜,一首兩身,其君且逐;馬生六畜,二口以上,天下有作兵者;馬生六畜,二鼻以上,民大飢;馬生六畜,三耳三目以上,君失社稷亡;馬生六畜,無首,人君失位;馬生六畜,無四支,其君不安;馬生六畜,無目,臣塞君之善,上令不行;馬生六畜,無鼻口,天下有兵;馬生六畜,無耳,天子失忠臣;馬生六畜,無陰者,女主治。”   馬生野獸飛鳥 馬生魚蟲   京房曰:“馬生野獸,有他變,民盡為兵;馬生野獸,天下不通;馬生飛鳥,民不安,有反臣;馬生飛鳥,有他變形者,皆為兵喪。”又曰:“馬生魚,邑主憂。又雲:洪水至,谷不成。馬生蟲蛇及蜂蚊者,其邑亡命。”   馬生五穀款項鐵石土草木   京房曰:“馬生五穀,歲樂昌;馬生款項,其邑臣有欲賊主者;馬生石,其邑強;馬生土,其邑增地;馬生草木,其君疾;馬生布帛者,政令且更。”
 馬咎徵

 馬化為牛狐及出地中

 京房曰:“馬化為牛,君且無強兵也。”《紀年》曰:“周宣王三十三年,有馬化為狐。”《京房易傳》曰:“馬出地中,國有兵,民散亡。又曰:軍喪,不出三年。”

 馬變毛

 京房曰:“馬一夜改毛,易政。”又曰:“馬一夜變毛,名曰易衣,君且小憂,有馬之家家長死。”又曰:“馬一夜變易毛色,南鄉更為北鄉,東鄉更為西鄉,政且有變。”《握鏡》曰:“馬忽易色,君憂。一曰馬忽變易紅色,主有大喪。”

 馬悲鳴 馬能言

 《潛潭巴》曰:“天子馬行而鳴,天號無聲,故馬應之而鳴。”《天鏡》曰:“馬鳴,踏地不食,必遠行千里,若國君所乘馬,主伐他國;主乘馬夜悲鳴,國有外賊。”京房曰:“馬無故一夜皆鳴,且有大兵來者。”又曰:“馬能言,如其言吉,則吉;言凶,則凶。”《呂氏春秋》曰:“亂國之妖,馬乃言。”

 馬入宮殿

 《潛潭巴》曰:“有馬入宮,大臣不從行不忠,其有聲也,臣名於天下,主令不行,輕見虜。”注云:“馬,地精,陰也。從人,無所不之。今忽入宮,臣欲奪主位,居其宮之祥也。有聲,是日而鳴聲者,欲行主教令也。”京房曰:“馬走入君宮,有兵事,大憂。”《異苑》曰:“後趙建武十四年,有妖馬一匹,色青,尾�髁牽�自中陽走闕下,是歲,虎死,國亂。”《晉陽秋》曰:“咸康八年,有馬色赤如血,自宣陽門直入殿前,走出不知所之。”《二石偽事》曰:“石混說建武十四年時,忽有斕馬一匹,有四目,系著殿中,十餘日,突去,不知所在。”

 馬生角

 《地鏡》曰:“馬忽生角,其君以兵攻國,破亡。”《呂氏春秋》曰:“亂國之妖,馬乃生角。”京房曰:“下不順政,厥妖馬生角,茲謂賢士不足。”又曰:“天子親伐,馬生角。”《洪範五行傳》曰:“文帝十二年,有馬生角於吳,在耳前,上向,右角長三寸,左角長二寸,皆大二寸。劉向以為,馬欠妥生角,猶吳主欠妥舉兵向上也。”又曰:“咸帝綏和二年二月,大廄馬生角左右耳前,圍長各一寸。是時王莽為大司馬,害上之萌,自此始矣。”《晉紀》曰:“隆安四年,梁州刺史郭詮,送馬生角,桓玄之應也。”《趙書》曰:“前趙臨涇縣,馬生角在耳,長七寸,搖之則動。”

 牡馬生駒

 京房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馬生駒。”《史記》:“秦昭王二十年,牡馬生駒而死,非類妄生而死,猶秦恃力強得天下而還自滅之象也。”《漢書五行志》曰:“哀帝建平二年,定襄牡馬生駒三足,隨群飲食,太守以聞。馬,國之武用;三足,不任用之象。后侍中董賢年二十二為大司馬,居上公之位,天下不宗。哀帝暴崩,成帝母王太后召學生新都侯王莽入,收賢印綬,賢自殺,莽因代之。”

 馬生子異形

 京房曰:“馬生子,一目,其君弱;馬生子,三目以上,臣制主令;馬生子,二口以上者,其令多亂;馬生子,三鼻以上,民亡命;馬生子,三耳以上,其民人多死者;馬生子,二匹以上,民亡命;馬生子,三足,其邑主且有不祥;馬生子,二陰以上,有兵;馬生子,目在腹下及在旁,其邑有兵;馬生子,目在四支,其邑俘囚;馬生子,目在陰,其邑大弱,主亡;馬生子,目在背,民亡命,不從令;馬生子,口在背,邑民大去其君;馬生子,口在腹,邑飢,五穀大貴;馬生子,耳鼻在四支者,兵作;馬生子,耳鼻在腹及背,臣謀叛上,敗績;馬生子,足在首,失邑君;馬生子,足在背,人主有行;馬生子,及在腹,主勞民飢;馬生子,尾在首足,谷不成;馬生子,尾在背,其君搖;馬生子,尾在腹,臣謀反;馬生子,無目,其邑君久疾;馬生子,無口鼻,其邑君無子;馬生子,無耳,主失位;馬生子,無足,主失位。”《古今注》曰:“漢哀帝大初四年中,張幼卿有馬生子,一身三頭九口,各有言,民皆書之戶上。”《華陽國志》曰:“蜀李特將亡,馬生駒,一頭二身,著六牙,一牡。”《異苑》曰:“李勢時,有馬生駒,一頭二身六腳,身中有牝牡。”

 馬生人

 京房曰:“上無天子,諸侯相伐,民流,國民勞,厥妖馬生人。馬生人,一身有兩頭以上,邑有反者,兵大作;馬生人,一首三顙以上,邑相撓亂;馬生人,一首兩顙以上,邑有大兵;馬生人,一身而兩首無目,一耳居顙以上,且有兵;馬生人,一身三首以上,三耳以上,無目,一耳居顙上,是謂不祥,天下有兵,民亡命;馬生人,一身兩首九口,鼻居項,天下大飢,民亡命;馬生人,一身兩首以上,無耳無口,二鼻以上,一鼻著項,一鼻著顙,天下有兵喪;馬生人,一身兩首,邑無主;馬生人,一身而兩面以上,其邑大不祥;馬生人,三首以上,邑爭凶;馬生人,一身三耳以上,其邑亂;馬生人,一首兩鼻以上,邑民貧;馬生人,有臂無首足,邑有兵,不勝,凶;馬生人,三臂以上,邑君有頑疾;馬生人,三足以上,其邑勞;馬生人,三腹以上,無足,邑有大喪;馬生人,三陰以上,臣謀其主;馬生人,首在腋下,主賊殺其臣;馬生人,首在足下,邑君私,社稷亡;馬生人,首在背,民大勞苦;馬生人,首在陰,其君亡地;馬生人,目在腋下,其君喪;馬生人,目在背,邑有大兵,亡命;馬生人,目在腹,若喉顙,人主有亡地;馬生人,目在足下,此謂下視,欲謀其上;馬生人,口在腹,邑有兵,民且飢;馬生人,口在背,邑有大事,民絕食;馬生人,鼻在腹下,主令不行;馬生人,鼻在足下,民相從哭;馬生人,鼻在腹下,其邑谷不成;馬生人,鼻在背,邑民勞;馬生人,鼻在陰,邑君鬼神不享;馬生人,耳在背,民不相從,邑有兵;馬生人,耳在腹,其邑弱主治不行;馬生人,耳在陰,賢者不上通;馬生人,腹在跨,其邑大飢,君亡地;馬生人,陰在上,其君無子;馬生人,陰在背腹,民飢,臣下大謀其主;馬生人,四支在首及項,其君失位;馬生人,無首,其君大疾;馬生人,無目,其國失令亡;馬生人,無口,天下大飢;馬生人,無鼻,其邑有喪;馬生人,無耳,其邑有鬼驚人主;馬生人,無手足,其邑不穀;馬生人,無臂,邑有兵,兵敗;馬生人,無腹,邑亡,有兵,民飢;馬生人,人身而畜面者,民飢,主易;馬生人,人面而六畜身者,是不祥,邑有兵;馬生人,人面野獸身者,邑有大客及兵;馬生人,人身而野獸面,天下有亡邑;馬生人,人面鳥身,是謂不祥,邑有兵;馬生人,人身而蟲蛇面者,邑且亡;馬生人,人面而蟲蛇身者,謂邑虛及有兵;馬生人,人身而蛇龍面,其邑有弱主不治;馬生人,人面而龍蛇身者,民亡命。”《洪範五行傳》曰:“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馬生人。占曰:‘畜生非其類,子孫必有非其姓者。’后始皇蓋呂不韋子也。”《史記》曰:“秦孝公有馬生人,劉向以為皆馬禍也。孝公始用商君攻守之法,東侵諸侯,其象將以兵革抗極樂成而還自害也。”

 馬生六畜

 京房曰:“馬生六畜,君有大事。馬生羊,邑安。”又曰:“國無憂,民大安,馬生牛,人安,五穀蕃。馬生六畜,一首兩身,其君且逐;馬生六畜,二口以上,天下有作兵者;馬生六畜,二鼻以上,民大飢;馬生六畜,三耳三目以上,君失社稷亡;馬生六畜,無首,人君失位;馬生六畜,無四支,其君不安;馬生六畜,無目,臣塞君之善,上令不行;馬生六畜,無鼻口,天下有兵;馬生六畜,無耳,天子失忠臣;馬生六畜,無陰者,女主治。”

 馬生野獸飛鳥 馬生魚蟲

 京房曰:“馬生野獸,有他變,民盡為兵;馬生野獸,天下不通;馬生飛鳥,民不安,有反臣;馬生飛鳥,有他變形者,皆為兵喪。”又曰:“馬生魚,邑主憂。又雲:洪水至,谷不成。馬生蟲蛇及蜂蚊者,其邑亡命。”

 馬生五穀款項鐵石土草木

 京房曰:“馬生五穀,歲樂昌;馬生款項,其邑臣有欲賊主者;馬生石,其邑強;馬生土,其邑增地;馬生草木,其君疾;馬生布帛者,政令且更。”


@-------------------------------------------------------@

開元占經 卷一百一十五,開元占經 卷一百一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