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畢法賦,大六壬畢法賦
五行干支提要
一、五行。
金、木、水、火、土謂之五行。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謂之十天干。
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乾。
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
干合: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
三、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亥子水,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辰戌丑未土。
地支六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子丑合。
地支六害:子未害、丑午害、寅巳害、卯辰害、申亥害、酉戌害。
地支六衝:子午沖、卯酉沖、辰戌沖、丑未沖、巳亥沖、寅申沖。
地支三合:巳酉丑合、申子辰合、寅午戌合、亥卯未合。
地支相刑:子卯無禮刑、寅巳申無恩刑、丑戌未恃勢刑、辰酉午亥自刑。
四、十二永生訣。
永生 沐浴 冠帶 臨官 帝旺 衰 病 死 墓 絕胎 養
木: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戌
火: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丑
金: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辰
水土: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未
五、空亡。
甲子旬中戌亥空,甲戌旬中申酉空,甲申旬中午未空,甲午旬中辰巳空,甲辰旬中寅卯空,甲寅旬中子丑空。
六壬起課三問
一、 “六壬”是若何得名的?
答:關於六壬得名的說法,向來紛歧。影響對照大的一種是:
所謂六壬,就是在天干地支的六十花甲中,有六個天干為壬的干支組合,因此叫六壬。壬為北方屬水,在河圖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說法。就是說,水為萬物之母,其生數為一,一加中數五變為六,六才成為水。以是,萬物從一最先天生。
壬為陽水,主生。以是壬水為萬物天生之始,也是一切事物發生生長的條件泉源。
六壬的演算,完全是根據“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程序舉行。它以天(天盤)、地(地皮)、太陽(日躔)、月亮、二十八宿、年月日時、四序等等自然界的周期轉變為運籌的依據,用一套完整的模子,把所有的時空關係納於其中,生克為正,制化為變,以求得矛盾的相對統一和平衡,到達“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二、六壬課的基本組成因素有哪些?
答:六壬與奇門一樣,基本上是以人動問或動念的“時刻”為基礎演成課體,在演成的課里,可以看到顯著地分成三個部門:
1、天地皮,或稱式盤,
2、四課。
3、三傳。
另外,斷課時尚要參考課之當事者的本命、行年。
以是,起一個六壬課的程序就是:
第一步,把月將加在占時上,轉動天盤,起出式盤。
第二步,以占日的干支為基礎,起出四課。
第三步,憑證九宗門的規則,起出發用和中末傳,從而得出三傳。
三、怎樣起課?
1、月將
月將,正月用亥,二月用戌,三月用酉,四月用申,五月用未,六月用午,七月用巳,八月用辰,九月用卯,十月用寅,十一月用丑,十二月用子。
但必須注重,月將之交流,以“氣”為準,而不象我們熟悉的月建交流以節為準。如正月用亥為月將,習慣上稱為亥將,是從正月中央氣雨水那一天最先,到二月中央的春分前一天止,春分那一天就換成戌將,一直到三月中的穀雨再換酉將,其餘各月依此類推。
有些書上,好比《六壬視斯》等,用一種“超神接氣”的方式換將,不能依從。交節換將是最準確合理的起法。
2、天地皮
明了了干支的寄宮和月將的寄義,就可以起課了。
起課先從起天地皮最先,地皮也就是十二支的本位,一樣平常寫成下列的花樣,跟十二支的掌訣是統一的。
地皮
巳午未申
辰 酉
卯 戌
寅丑子亥
天盤就以月將加在所佔之時的地支上,天盤的其餘干支就劃分對應了地皮的一個地支。好比亥將,占時在丑,就把天盤的亥瞄準地皮的丑,則天盤的子對應地皮的寅,天盤的丑對應地皮的卯……天盤的戌對應地皮的子,式子如下:
天盤
卯巳 辰午 巳未 申午
寅辰 酉未
丑卯 戌申
子寅 亥丑 戌子 亥酉
3、四課
天地皮定下來,就看地皮上占日的干支的天盤上是什麼地支,來立起四課。如亥將子時甲子日,地皮甲(寅)上見天盤丑,就以丑甲為第一課;丑上見子,以子丑為第二課;子上見亥,以亥子為第三課;亥上見戌,以戌亥為第四課。
甲子日子時亥將
四 三 二 一
戌 亥 子 丑
亥 子 丑 甲
辰巳午未
卯 申
寅 酉
丑子亥戌
4、三傳
四課立起來,就要從四課的天盤中找一個神為“發用”。用乃主事之神,休咎之先兆,禍福之基本,用神在課中是十分主要的。
定發用之神的方式有多種,我們習慣說的“宗門九課”,就是九種找發用的方式:賊克、比用、涉害、遙克、昴星、別責、八專、返吟、伏吟,我們將在後面詳細說明。
起出了發用的神,還要找中傳和末傳。我們習慣上把中傳叫做移易之門,而末傳叫做歸宿之地。取發用神的方式差異,則取中末傳的方式也差異。基本上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中末取“相因”之神。好比用神子,就看子上是什麼神,就是中傳,看中傳獲得什麼神,就是末傳。
另一種是有不取相因之神將,或取干支上神,或取命與刑沖,這些都在後面詳細說明。
下面是亥將子時甲子日取三傳的例子:
四 三 二 一
戌 亥 子 丑
亥 子 丑 甲
初 子
中 亥
末 戌
辰巳午未
卯 申
寅 酉
丑子亥戌
起三傳的方式
第一、什麼是三傳?
三傳就是事物的發生、生長、下場三個階段,它是事物機已成、事已定,而且沿着某一個偏向生長的趨勢,三傳的利害,確定了事物在生長曆程中的休咎狀態。
四課起出來之後,現實上是四個“柱”,一個地支在上,一個地支在下。各柱內的兩個地支會有生、克、比三種關係,如例:
戌將巳時丙申日。
第 第 第 第
四 三 二 一
課 課 課 課
午 丑 卯 戌
丑 申 戌 丙
第一、三、四課均是上下相生,而第二課是上下相剋關係。
六壬原則上依“克”來取發用,有上下相剋則取上下相剋;無上下相剋則取斜克,即所謂遙克;無遙克,則尚有規則,詳后。
總而言之,有上下相剋的可以用賊克、比用、涉害法取用,有斜克的取遙克法取用,上下無克且無遙克則用昴星、別責、八專、伏吟、返吟法取用,這九種方式,合稱為九宗門,亦稱九體。
需要注重的是,若是有克和遙克,發用的都是四課中天盤的地支,如上例中取天盤卯,而不取地皮戌為用。
第二、賊克法取用。
賊克法包羅“賊”和“克”兩種情形,六壬中上克下謂之“克”,下克上謂之“賊”。
一是,六壬起課,先取下賊,后取上克。
若是是取下賊上發用的話,總稱為重審課。
有的除了一下賊上,還會有一個或幾個上克下,但此時只以下賊上取用,豈論上克下。
在重審課中,有一個特例,就是只有一下賊上,這種重審又稱為“始入”。
二是,若是是取上克下取用,則稱為元首課。
以前我也曾疑惑過,若是另有其餘克,則叫做什麼?現實上這種情形是不會泛起的,由於據六壬課理,先取下克,再取上克,否則就要用“比用”的方式。
賊克詩訣:
取課先從下克呼,若無下克上為初,初傳本位明中次,中上因加是末居。
意思是:六壬取用,先取下賊中天盤的神,若是沒有下賊,則取上克中天盤的神。發用本位地皮上的神為中傳,中傳本位地皮上的神為末傳。
重審取用例:
午將丑時癸卯日
丑 申 亥 午
申 卯 午 癸
四課之中,有一個下賊上,有兩個上克下,舍克取賊,以午為用,三傳就是午亥辰。
元首取用例:
仍以戌將巳時丙申日為例。
第 第 第 第
四 三 二 一
課 課 課 課
午 丑 卯 戌
丑 申 戌 丙
以實例言之:
辛巳年酉月辰將壬辰日佔滬、深兩地股票大市,得丑時(因錯課,以巳將看)。
官 空未 勾
比 丁亥 常
子 辛卯 貴
玄 龍 勾 貴
子 申 未 卯
申 辰 卯 壬
酉戌亥子
申 丑
未 寅
午巳辰卯
此課只有第二課下賊,余課無克,故以未為用,三傳未亥卯。
斷:干代表人氣,支代表股市,今干支上都乘脫氣,顯然購民信心不足,態度張望,成交不活躍。三傳官勾發用,為遲滯之形。初中空陷,代表氣氛凝滯,末得朱紫泄氣,今日必暴跌。
驗:上證跌20多點,深成跌50多。
比用課
比用課也叫知一課,比用的詩訣是:
下克或二三四侵,否則上克亦同論。
常將天日相比取,陽日用陽陰用陰。
這就是說,當遇到二至四個下克上或上克下時,就應將天干與天盤上諸神相對照。對照的規則是陽日的天干用陽課,陰日的天干用陽課。一傳與天干相對照,天干屬陽,則一傳的地支必為陽;天干屬陰,則一傳的地支必為陰。
陽日取用舉例。
八月壬辰日辰將巳時。
鬼戌虎
父酉常
父申玄
戌酉卯寅
壬戌辰卯
辰巳午未
卯 申
寅 酉
丑子亥戌
四課之中第一課戌壬上克下,第三課卯辰亦是上克下,泛起了二上克下的情形,壬為陽日,戌為陽神,卯為陰神,則取戌為初傳。按戌依此求得中傳酉,由中傳酉求得末傳申,本課三傳就是戌酉申。
陰日取用舉例
十月辛巳日寅將戌時
兄酉龍
父丑蛇
鬼巳玄
寅午酉丑
辛寅巳酉
酉戌亥子
申 丑
未 寅
午巳辰卯
第一課寅辛下賊上,二課相生豈論,三課酉巳下賊上,四課相生豈論。四課當中同時泛起兩個下賊上處,辛為陰日,寅為陽神,棄之,酉為陰神,則取酉為初傳,由初傳逐次求得中末傳丑巳,本課三傳就是酉丑巳。
我們來看《大六壬指南》上的實例:
壬子五月丙戌日己丑時,予住淮安都府前,有問女病者,不備、知一、度厄。
朱六
蛇 子丑寅卯 勾 蛇空 常蛇 鬼 戊子 蛇
貴 亥 辰 龍 子巳 未子 兄 乙未 常
后 戌 巳 空 巳戌 子丙 父 庚寅 六
陰 酉申未午 虎
玄常
斷曰:胎鬼發用,又四課不備,病主脈息虛弱,心胸晦氣,以致失血,必因胎產所致,冬月不保。
北海閑人按:這一課的起法,有三個上克下,第一課子克丙,第二課未克子,第四課子克巳,而丙寄在巳,子克巳和子克丙現實上是一樣的,這樣就只有三課,以是就稱為不備課。若是課不備而無克,就需要用別責的方式來取用。但此課有克,先以克取用,這是六壬取課的基本原則。
日干丙為陽,子為陽,未為陰,故取與干陰陽屬性相同(比)者為用,為比用課。
不備課是事情、事物在某個方面有欠缺,若是是占病,就是事體、脈息虛弱。
丙為火為心,三轉達克丙火,故斷心胸晦氣。
丙火永生於寅,胎於子,胎神作鬼克干,因此說是胎產失血所致。
看生死,要看四課事態,現在日之德祿加墓上為之德喪祿絕,大凶。占重病遇到中末二傳空亡,這是中途殞命的徵兆。冬月正是水旺之時,由腎衰引起心衰,必致殞命。
在遙克課中,也會有比用的例子,例如:
己丑八月乙未日辛巳時徽友程孝延為同鄉鄭姓占病,蒿矢、連茹。(辰巳空,巳午落空)
虎常
空 午未申酉 玄 玄常空龍 鬼 丁酉 玄
龍 巳 戌 陰 酉申午巳 財 戊戌 陰
勾 辰 亥 后 申未巳乙 父 己亥 后
六 卯寅丑子 貴
朱蛇
占病不治,且臨於床,八九月之會是其死期乎?蓋干支互乘絕氣支上申為干乙絕氣,幹上巳為支未絕氣,由此知公獻用五行永生,且以土永生於申也,課傳革故重新,且二馬臨身宅,乘青龍太常,謂之孝服紙錢也。病人見驛馬又非所宜,故不起矣。又身加卯上為床為棺,故卧床也。二陰一陽,中傳戌加酉位,是八九交會之時。果交九月節日死矣。
涉害法
四課之中同時泛起多組上克下或下克上神,且同為陰神陽神之時,就不能用比用法發傳了。
涉害詩訣曰:
涉害由來是本家,路途多克最堪誇。
孟深仲淺季無取,復尋柔辰剛日查。
諸書皆用此訣,但現實上我們在起課時,有更簡捷、有用的方式,即按孟仲季來取傳。
若各個課賊中,有孟上神,則先以地皮四孟上神為初傳,若四孟無有,則以次取四仲、四序上神作初傳,由初傳來求取中末傳。
四孟:寅申巳亥。
四仲:子午卯酉。
四序:辰戌丑未。
涉害取用舉例。
甲戌日辰將寅時。
辰
午
申
辰 午 子 寅
甲 辰 戌 子
未申酉戌
午 亥
巳 子
辰卯寅丑
四課之中,一課辰甲下賊上,三課子戌亦為下賊上,且甲為陽日,辰子悉為陽神,無法用比用取傳,則視二課地皮之神的孟仲季性子,今甲寄在寅為孟,戌為季,則以季位上神辰取初傳,逐次取中末傳,三傳即是辰午申。
這種取孟仲季的方式,為壬學人人如邵彥和、陳公獻所接納,最宜尊從。最近有人托古而非此法,確實是對古籍研究不深之故。即《大全》而言,雖前線“路途多克最堪誇”一訣,但後面的內容何曾用過此法呢。
但我們並不是否決用真正涉克若干,而是主張種種方式并行不悖,不要定於一尊,這樣才是易學的精神。試想奇門尚有飛、排二法,紫斗分為三合、河洛、奇門三種,六壬之生長完善水平不亞於上述二法,為什麼就不有百花齊放呢?
起涉害課,有時會用到以下的名詞:
識趣:即自孟上發用的涉害課。
察微:即自仲上發用的涉害課。
復等,或稱綴瑕,“涉害俱孟仲季,復又相等,則剛日取幹上神,柔日取支上神為用。幹上神乃幹上兩課之先見者,支上神乃支上兩課之先見者。二物相併,深中取先,高中取捷,如冠上綴有瑕玉飾之,故名綴瑕。”
涉害課反映了世間的個普遍原理:任何事物都牽涉到許多龐大問題,處置這些問題遇到許多矛盾,以是凡遇涉害課,主事體歷程龐大,環節、因素多多,經延歲月,人眾牽連,而有二馬旬丁,則不在此限。
六壬成熟於宋代,現代的大部門判斷理法,皆由宋代先賢提出並實踐驗證。在這其中,邵彥和的孝順極大,他的《六壬斷案》經清代六壬名家程樹勛評點,讓人讀來如飲醇酒,禁不住拍案叫絕。
伊秀才戊辰生四十一歲占科試,戊申年癸亥日未將巳時。
陰 常 貴 陰
卯 丑 巳 卯
丑 亥 卯 癸
官 丑 常
子 卯 陰
財 巳 貴
未申酉戌
午 亥
巳 子
辰卯寅丑
邵先生曰:課名出戶,占試則吉。太陰乘卯作幕貴,加日干,又日貴在末傳,先晦后明,準擬錄取也。明年五甲無疑矣。蓋癸亥乃六甲極日,日去就支,主終身如斯而已。喜得舊蒙晦窒,斯道發輝而出。幕貴傳出又出而向日貴,日貴在夜貴之上,故先晦后明。且行年午上乘申,為干支永生,系文星學堂,合起日貴,寅上辰為今年,晝夜朱紫拱之,故必及第也。伊乃伊知縣之弟,屢試不中,今先生許其中,渠甚不信,及試果得第,次年中五甲矣。
北海閑人按:此課用孟仲季法發傳,簡而易行,斷而有準。
不唯云云,這課也讓我們看到六壬怎樣綜合運用氣之升降、課體氣焰、類神顯晦。
遙克法
凡四課上下俱無相剋,則取日干與其它三課上神相對照。先取遙剋日干之神作初傳,若無,再取日干遙克之神作初傳;若同時泛起數者遙剋日干,日干遙克之神,則以陽日用陽神、陰日用陰神規則來取作初傳,以初轉達次求得中末傳。
由遙剋日干之上神作傳,名蒿矢法。
由日干遙克之上神作傳,名彈射法。
蒿矢法取用舉例。
壬辰日巳時申將。
戌
丑
辰
寅 巳 未 戌
壬 寅 戌 未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四課上下俱無相剋戰鬥處,則觀日干與其它三課上神來對照。今三四課未戌兩神俱遙剋日干,壬為陽日,未為陰土,戌為陽土,陽日取陽神為用,以是取戌作初傳,以此求得丑辰為中末傳。
彈射法舉例
十月庚戌日亥將申時
寅
巳
申
亥 寅 丑 辰
庚 亥 戌 丑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四課上下俱無相剋處,則取庚與其它三課對照。三課悉無上神來剋日干,則以日干看遙克之神,則僅第二課寅為日干遙克之神,那麼就以寅作初傳,遞次求得中末傳巳申。
若是連繫着比用課來看,有的課就會因遙克而兼采比用之法取用。
若是泛起只有三課的情形,若是有遙克先取遙克,如無遙克方用別責法取用。
雖然有的書上說蒿克、彈射只有在見金土時才有殺傷力,但現實上許多時刻事情的休咎也是樂成的,縱然沒有土煞和金煞,由於事情並紛歧定要像“殺傷”那麼厲害,而是有水平的差異。
凡遙克課,均有遠方之意。
憑證實踐履歷,占行人,蒿矢必來,彈射必不來,無論二馬、丁神若何活躍。
今以實例看看遙克課的作用:
《大六壬指南》占例:
甲申五月己丑日庚中午,偶見有大暈圍繞,眾皆曰此祥瑞之氣,應於福濟,予袖傳一課,元首、迎陽,午未空、申酉落空。
勾六
青 未申酉戌 朱 白玄 蛇六 鬼 辛卯 玄
空 午 亥 蛇 巳卯 亥酉 父 癸巳 白
虎 巳 子 貴 卯丑 酉己 兄 乙未 龍
常 辰卯寅丑 后
玄陰
斷曰:發用玄武賊符,克干克支,蓋干為天位而乘敗氣,支為社稷而見死神,且歲君臨滅沒之方,朱紫又不得地,中州吳越必失封疆,君國敗亡之象。後福藩登位一載而失國,此其應也。
閑人按:萬曆帝有二子,長朱常洛,即光宗,為天啟、崇禎二帝之父;次朱常洵,封於河南洛陽,為福王,1641年,李自成攻破洛陽,殺福王朱常洵。1644(甲申)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1644年巳月,南京諸臣擁福王之子朱由崧即位,是為弘光帝,次年寅月,清兵南下,辰月史可法戰死於揚州,己月清軍渡江,南明政權潰逃,弘光逃亡安徽蕪湖,被其臣下總兵田雄、馬得功所執,獻降清軍,被害於北京。五月,清軍佔領南京。中州吳越者,福王封地在河南,故曰中州,分野在卯;在南京即位,即吳越之地,分野在丑。
此課四克無課,三課上神卯克干,干克二課上亥,先取克干,不取干克,故以卯為用,中末取其因神。
卯為賊會作鬼克干,故有遠方之兵來侵,卯發用丑,故是東北之兵。清軍世居東北,趁亂入主中原。
《大六壬譚張行軍遺迹》占例:
丙午日申將亥時,朱謂卿占圍鄂。
子 蛇
酉 陰
午 虎
蛇 虎 貴 六
子 卯 亥 寅
卯 午 寅 丙
寅卯辰巳
丑 午
子 未
亥戌酉申
課得三交,事屬蹇滯,又用神與正時同剋日,謀望難成。且四課全空,經雲“四課無形,事不着名。縱然着名,也是虛聲。”加以初傳子沖午上白虎,中末自刑,未免徒自空虛,無裨事實耳。
此五月初二占,謂謂卿自粵來,意氣甚豪,時岳州尚未下,得此皆不甚信,后卒如言。人勝天耶?天勝人耶?殆在局中有不自知者矣。
閑人按:此課有二、四課各自克干,以比用法取與陽日比者子水為用,中末因之。
六壬之“丁”與金口之“丁”。
六壬之“丁”,習稱旬丁、丁馬、丁神,乃旬遁之丁。戊寅日屬甲戌旬,甲旬戌之丁日為丁丑,故丑為甲戌之旬丁。余旬仿此。
金口之丁,只稱“六丁”,是五鼠遁之丁。以占日之干按起進干之法,在人元或者神將干見丁,則稱為六丁。
丁乃巳火之本體,巳火者,�蛇之象也,主恐慌、虛驚、火光、傷殘、災病、憂悶、多夢、精神不正常等。
丁為火,火主性火上兇猛,故在六壬中以丁為最速之馬,勝於驛馬,更勝於天馬。
凡逢丁,惟占遷動之事最宜。常占逢之,多主搖動不安。
固然,還要詳細看待。
例如占婚,未婚財逢丁馬,則必有結婚之喜;已婚逢丁馬,則恐有別妻之憂。尤其水日逢之,占婚最驗。
再如占官,逢丁亦是迅速遷動之象,庚辛日最驗。若非占官或動,則必有橫禍臨頭也。
《畢法賦》之“水日逢丁財動之”、“金日逢丁凶禍動”,是異常神驗的論斷。
再如占競賽,逢丁則為健動、迅速之象,以“丁者壯也,惟壯盛善走,以是落陣中亦能逃出。”《大六壬指南》
固然可以天真推演,如從革見丁,豈不就是刷新之象?
昴星法
四課上下無相剋又無遙克處,則以式中天地皮酉宮上下神為用作傳,酉對應二十八宿中昴星位,故稱昴星法。剛日以地皮酉宮上神作初傳,中傳取支上神,末傳則取幹上神。柔日以天盤酉宮下神作初傳,中傳取幹上神,末傳取支上神。
陽日昴星舉例
八月戊申日辰將卯時
戌
酉
午
午未酉戌
戊午申酉
午未申酉
巳 戌
辰 亥
卯寅丑子
四課上下俱無克賊,又無遙克之處,戊為陽日,是以陽日昴星法取三傳。
1、戊為陽日,以地皮酉位上神戌為初傳。
2、中傳取地支申上神酉。
3、末傳取幹上神午。
陰日昴星舉例
十一月丁丑日辰將示時
子
辰
戌
辰丑戌未
丁辰丑戌
寅卯辰巳
丑 午
子 未
亥戌酉申
四課上下克戰鬥處,又無遙克處,丁為陰日,則以陰日昴星取三傳。
1、丁為柔日,取天盤酉位下神子為初傳。
2、中傳取幹上神辰。
3、末傳到支上神戌。
此課除注重陽仰陰俯外,一定要注重末傳的起法,即“陽日歸干,陰日歸支”。
戊辰年丁巳月丁丑日巳時申將,許君卜本期***會出什麼號碼。
兄 壬午 龍
子 庚辰 蛇
子 甲戌 虎
勾 虎 陰 蛇
未 戌 丑 辰
戌 丑 辰 丁
寅卯辰巳
丑 午
子 未
亥戌酉申
斷:以六壬神課卜***,並禁絕確,亦不能盡信。以三傳大衍數試猜,午為九,戌、辰皆五,五居中,可見其中有五五或五九,古時並沒有***。這僅能供參考。
結果開出五九,特三為一五九,若是是為了中***研究大六壬的話,我想你會很望,由於易經中的數理並不是很容易就能明了。不是六壬神課禁絕,而是我們的功力不夠,或自私自利,故神明不現於課中。我舉此例,僅為印證而已。
別責法
四課之中泛起其中兩組上下神字面皆相同,且無相剋遙克之神,則以別責法來取傳。
五陽日取干合上神作初傳,五陰日以地支三合前辰為初傳,兩者中末傳俱歸幹上神。
干合:甲己、乙庚、丙辛、戊癸、丁壬合。
支三合:申子辰之合、巳酉丑之合、寅午戌之合、亥卯未之合。三合支辰前後順序以地皮順時針來劃分,如子在申前,辰在子前,申在辰前一樣,逐個責推。
陽日別責法舉例
丙辰日午將巳時
亥
午
午
午未巳午
丙午辰巳
午未申酉
巳 戌
辰 亥
卯寅丑子
四課之中一四課相同,也無克處,丙為陽日,丙合辛,辛寄戌,戌上見亥,則以亥字作初傳,中末傳俱取幹上神午字,三傳就是亥午午。
陰日別責法舉例
辛酉日辰將巳時
丑
酉
酉
酉申申未
辛酉酉申
辰巳午未
卯 申
寅 酉
丑子亥戌
四課之中無遙克之處,且二三課相同,辛為陰日,則以陰日別責法取傳。辛酉日,地支在酉,巳酉丑三合,丑在酉前,則以丑字作初傳,中末傳俱取幹上酉字,三傳就是丑酉酉。
別責,有不足、另尋、責難之意,判斷時必須依據神將斷之,舉例如下:
某占病戊申年二月初四戊中午亥將戌時。
后貴貴蛇
申未未午
未午午戊
鬼寅龍
父午蛇
父午蛇
午未申酉
巳 戌
辰 亥
卯寅丑子
邵先生曰:天鬼午,受病鬼之生,犯了東嶽城隍香火神,乃疫氣入宅,主合宅病。蓋寅正春旺之鬼,鬼有氣不止一人,其家七口,病死三人,急告東嶽,餘人遂得免。蓋中末日上三個羊刃殺,以是喪三人。龍到巳午皆名命神,最晦氣。愛�靄矗捍司淥朴彌綣螅�其故何也?
閑人按:此剛日四課不備而無克又無遙克,依別責法取用。戊日合癸,癸課丑,丑上寅,故發用為寅;中末俱用幹上神,為午。
八專法
凡甲寅、庚申、丁未、己未四日排課,上下無克處者,是依八專取之。
陽日以幹上神前三位字作初傳,陰日以四課上神后三位字作初傳,中末傳俱取幹上神。
陽日八專法舉例
甲寅日寅將巳時
丑
亥
亥
亥申亥申
甲亥寅亥
寅卯辰巳
丑 午
子 未
亥戌酉申
四課之中只有兩課且相生無克處,不能用遙克法取傳。甲寅陽日,幹上亥順數三位見丑字,則依丑為初傳,中末傳俱歸幹上亥子。
陰日八專課舉例
丁未日巳將寅時
亥
戌
戌
戌丑戌丑
丁戌未戌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四課之中只有兩課,第四課上見丑字,逆數三位見亥字,則以亥為初傳,中末傳俱歸幹上神戌,三傳就是亥戌戌。
實例: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辛巳正月己未日申時亥將,王叔臣刺史赴省,出門馬斃,因占水道平安否。
亥
戌
戌
丑戌丑戌
戌未戌己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干支無傷,水陸平安。惟此行難免有意外之費耳。何以言之?蓋因歲破加月破發用,定主財物消花費。且干支俱乘日墓,又作三刑,中末又重刑其干支,是以所為不通。以致意外之財重重花費也。結果因公務未了,復赴省垣,耗其多金。
閑人按:己未日干支同位且為柔日,四課無克,為八專。故取第四課上神丑,連根(丑)逆數三位,得亥為初傳。中末俱並日上戌,三傳亥戌戌。
伏吟法
凡月將佔時相同,天盤合於地皮本位,則以干支刑沖之神來取三傳,為伏吟法。
刑:子卯刑,寅巳申刑,丑戌未刑,辰酉亥午自刑。
沖:子午沖,卯酉沖,寅申沖,巳亥沖,丑未沖,辰戌沖。
凡伏吟得幹上神與干相剋者,則依幹上神為初傳,以初傳所刑之物為中傳,中傳所刑之物為末傳,此法專對六癸日六乙日來論,其中六乙日幹上辰為自刑,中傳則取支上神,以支上神所刑為末傳。
六陽日以幹上神為初傳,六陰日以支上神為初傳,悉以初傳所刑之神為中傳,中傳所刑之神為末傳。初中傳遇自刑之神則干傳支,支傳干為作傳,干支互傳(即中傳)於喬自刑之神則以六衝之神作末傳。
六甲日伏吟,三傳寅巳申。
丑日 辰丑戌
六乙日伏吟,三傳酉日,辰酉卯。
巳日,辰巳申。
亥日,辰亥巳。
卯日,辰卯子。
未日,辰未丑。
六丙日伏吟,三傳巳申寅。
丑日,丑戌未。
六丁日伏吟,三傳酉日,酉戌未。
巳日,巳申寅。
亥日,亥戌未。
卯日,卯子午。
未日,未丑戌。
六戊日伏吟,三傳巳申寅。
六己日伏吟,三傳丑日,丑戌未。
酉日,酉未丑。
巳日,巳申寅。
亥日,亥未丑。
卯日,卯子午。
未日,未丑戌。
六辛日伏吟,三傳酉日,酉戌未。
丑日,丑戌未。
亥日,亥戌未。
卯日,卯子午。
未日,未戌丑。
巳日,巳申寅。
六庚日伏吟,三傳申寅巳。
申日,亥申寅。
六壬日伏吟,三傳子日,亥子卯。
辰日,亥辰戌。
寅日,亥寅巳。
午日,亥午子。
戌日,亥戌未。
返 吟 法
月將與占時為六衝之神,所起天盤十二神悉與地皮十二神相衝,為反吟法。
反吟法四課上下大多有克處,以元首、重審、比用諸法取傳。其中只有辛未、丁未、己未、丁丑、己丑、辛丑六日反吟無克賊之處,此六日俱取驛馬作初傳,支上神為中傳,末傳取幹上神。
巳丑酉日馬在亥,亥卯未日馬在巳。辛未日反吟三傳巳丑辰。
巳
丑
辰
未 丑 戌 辰
丑 未 辰 辛
亥子丑寅
戌 卯
酉 辰
申未午巳
己未、丁未日反吟三傳巳醜醜。
辛丑日反吟三傳亥未辰。
己丑、丁丑日反吟三傳亥未未。
天將起法
起朱紫總訣:(《大六壬金口訣》古籍)
月將加時細究,只尋天神期待。
自亥至辰順行,自戌至巳逆就。
貴�朱六勾青,空缺常玄陰后。
天將即金口訣所謂的十二貴神,它們是:
天乙貴神,簡稱朱紫;
前有五位:前一�蛇、前二朱雀,前三六合,前四勾陳,前五青龍。
後有六位:后一天後,后二太陰,后三玄武,后四太常,后五白虎,后六天空。
天將都何在天盤上,方式是:
第一步,確定天乙貴神“乘”在天盤何神上。天盤之支又稱“神”,地皮之支又稱“宮”。
這個“乘”,與《易經》中卦爻之“乘”差異,而有“附着、籠罩、佔有”等意義。
口訣是:
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鄉,丙丁豬雞位,壬癸蛇兔藏,六辛逢紕漏,此是朱紫方。
就是說,逢甲、戊、庚日起課,日間朱紫就乘在天盤丑支,夜間朱紫就乘在未支。乙、己日起課,日間朱紫就乘在子支,夜間朱紫就乘在申支。丙、丁日,日間朱紫就乘在亥支,夜間朱紫就乘在酉支。壬、癸日,日間朱紫就乘在巳支,夜間朱紫就乘在卯支。辛日,日間朱紫就乘在午支,夜間朱紫就乘在寅支。
六壬起課中所謂的日間,指的是從卯時到申時,又稱“晝占”。夜間指的是從酉時到寅時,又稱“夜占”。
日間用牛、鼠……,又稱“用晝貴”;夜間用羊、猴……,又稱“用夜貴”。
第二步,朱紫的乘神既定,其餘十二天將乘神也就確定下來了。
這又遇到了十二天將順逆的問題。
當朱紫乘神加在地皮亥、子、丑、寅、卯、辰六宮,十二個朱紫順時針布列,為朱紫順布。
當朱紫乘神加在地皮巳、午、未、申、酉、戌六宮,十二個朱紫逆時針布列,為朱紫逆布。
舉例言之:
《大六壬指南》例:
丁丑八月己未日戊辰時,經筵講官阮胤平曰:先日吳門申相公以八年講官拜相,吾今亦八年,枚卜若何,八專,子丑空、丑寅落空。
虎常
空 午未申酉 玄 玄常 玄常 比 己未 虎
青 巳 戌 陰 酉申 酉申 子 庚申 常
勾 辰 亥 后 申未 申己 子 庚申 常
六 卯寅丑子 貴
朱蛇
斷:太史雖有公卿推薦,恐不能也。蓋因日比虎刃自他處發用,突有秦人,任風憲兵刑之職者,不由詞館入閣;且中末干支年命俱見羅網,是秦晉梁益之人在中阻隔。又夜貴居本命,太史必賦歸來矣。結果黜。秦中薛國觀先生、蜀中劉宗伯入閣。
此課起法:
四課上下無克賊,且干支同位,故以八專法取發用。己為柔日,取第四課酉后二神為用,酉逆推二位是未,故未為初傳;中末都取幹上的申,三傳未申申。
辰時占是晝占,用晝貴,朱紫乘在天盤子;而子臨地皮亥宮,按劃定朱紫就應順布,蛇乘丑,朱乘寅……陰乘戌,后乘亥。
吳門申相公,申時行,長洲人,以萬曆年間繼張居正為首輔。
蓋仕宦忌羅網,以羅網為丁憂之象,主退職也。
八專課不從四課上發傳,而自他處發用,有驀然之意。未分秦地雍州,申分晉地(晉地為今山西地)梁州(為今陝西漢中、安康二區域及四川省),後梁又分出益州。
《六壬》啟蒙 陰盤六壬的定局排盤,《六壬》啟蒙 陰盤六壬的定局排盤
@-------------------------------------------------------@
壬占方法揭秘,壬占方法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