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風水 居家風水 正文

風水小故事"四靈獸源於古人對星辰與動物的崇拜"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四靈獸源於古人對星辰與動物的崇拜。

一些道觀的山門內,一左一右有兩位威武的神將塑像,左邊是青龍神,叫孟章神君;右邊是白虎神,叫監兵神君。他倆的職責是守衛道觀山門,就像佛廟山門中的“哼哈二將”一樣。

道教本有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護衛神的說法,而青龍、白虎的名目來源於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早在戰國時期,我國就有了“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說法,二十八宿中的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很象龍的形象,因位於東方,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五色之說,東方色青,故古人稱為“青龍”。青龍與白虎、朱雀(朱鳥)、玄武合稱“四象”,又稱四方四神。這四方之神,在當時已被廣泛用於軍隊陣列,以為保護神。軍隊行軍的時候,隊伍呈“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的列式,在旌旗上畫上四獸,用來標明前後左右之軍陣,用以鼓舞士氣,戰無不勝。前人論及其作用時說:“如鳥之翔,如龜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十三經註疏·禮記曲禮上》)。

道教興起后,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作為護衛神,以壯威儀。(《抱撲子·雜應》)中述老子《太上老君》形象時稱:“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着實威風。從此以後,四象被人格化,還給起了名字。青龍叫“孟章神君”,白虎名“監名神君”,朱雀稱“陵光神君”,玄武為“執明神君”。

後來,玄武在同伴中脫穎而出,一步登天,躍居“大帝”高位而獨顯。老子出巡時,左右護衛的青龍、白虎出息不大,只當了道觀的守門官,有時也給老子廟把守大門。宋朝時,岳陽地區的老子祠內,就有青龍、白虎二神像,替老子看門。

青龍、白虎二神君塑像,最精美者當首推武當山紫霄宮、五龍宮內的四尊。塑像高達丈余,着鎧持械,威嚴肅穆,神態鮮明,栩栩如生,是元代著名宗教雕塑家劉元一派的傳世佳作。

玄武為“四象”之一,我國古人早在殷代前後,就把春天黃昏時出現在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一隻鳥形,同時把東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一條龍,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一隻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龜蛇形象。二十八宿體系形成以後,就把它們分為四組,每組七宿形成動物形象。《書·傳》稱:“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東方成龍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鳥形,北方成龜形,皆西首而東尾。”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五方配五色的說法流行后,四象就分別配上了顏色,成為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龜蛇)。從史料記載來看,我國四象最先產生,在創立四獸的同時,也創立了二十八宿。所謂二十八宿,即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將黃道(太陽和月亮所經天區)的恆星分成二十八個星座,稱“二十八宿”。“宿”者,指星的位次和集合體,即一撮星也。二十八宿以北斗(大熊星座)斗柄所指角宿為起點,由西向東排列,它們的名稱與四象的關係為:

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古人崇拜星宿是由於對星體的存在和運行有着極大的神秘感,同時人們還根據星辰來確定方位和測定季節時令。二十八宿與三垣(紫微坦、太微垣、天市垣)結合在一起,成為我國古代劃分天空區域的標準。二十八宿體系不僅是古人觀測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標,而且有些星宿還用來測定歲時季節的變化,所以最初的二十八宿體系是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係的。至於二十八宿與四象相配,當與古人對動物的崇拜有關。

四象之龍、虎、雀、龜、蛇,在原始動物崇拜中,都被視為靈物與神物,並成為一些部族的圖騰。龍之崇拜自不待說,虎是猛獸,古人認為其能鎮鬼避邪。東漢的應劭寫《風俗通義·祀典》:“畫虎於門,鬼不敢入”,“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魁。今人卒得惡遇,燒虎皮飲之。系其爪,亦能辟惡。此其驗也。”古人還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德至鳥獸”,則“麒麟白虎到”。朱雀即朱鳥。商族即崇拜玄鳥圖騰,將玄鳥看成是自己的始祖。
至於龜蛇,也是古代有名的神靈。龜為“四靈”(龍、鳳、麟、龜)之一。早在殷商時代,就已有神龜知人情、知吉凶,可充當神人之間媒介的迷信。龜之所以被神化而具有上述神性,大概在於它的身體很小但生命力卻極強這一點上。《史記·龜策列傳》載雲:“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餘歲,老人死,移床,龜尚不死。龜能行氣導引。”古人可能根據龜能長壽這一特點,而引伸出其閱歷長、見識多,有預知未來的靈性。由於認為龜有神性,故早在殷代,即用龜甲為占具來占卜吉凶。《淮南子·說林訓》就說;“必問吉凶於龜者,以其歷歲久矣。”《博物志》也稱:“龜三千歲,游於卷耳之上”,“故知吉凶”。《史記·龜策列傳》曾對占卜用龜甲作了詳細描繪:“神龜出於江水中,廬江郡常歲時生龜長尺二寸者,二十枚輸太卜官,大卜官因以吉日剔取其腹下甲。龜千歲內滿尺二寸。王者發軍行將,必鑽龜廟堂之上,以決吉凶。今高廟中有龜室,藏內以為神寶。”文中還談到龜能“明於陰陽,審於弄德。先知利害,察於禍福”,能保佑勝戰,以及長生不老,行氣導引,使人致富等神性,竟稱“龜者天下之寶也”!

有名的“河圖洛書”這一典故,亦與龜有關。《易·繫辭上》謂:“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着“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着“洛書”。於是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了八卦,此即《周易》之來源。

甚至古人命名,也有灼龜觀兆的習俗。屈原在《九嘆》、《離世篇》中,自敘其名字來源雲:“兆出名曰正則兮,卦發字曰靈均。”被視為茶聖、茶神的唐人陸羽,他的姓名亦由占卜而得。

早在先秦,就有人喜用“龜”取名,以象徵長壽。春秋戰國時,宋國有公於圍龜;漢代時有際龜,朱龜;三國曹魏有劉龜;南北朝元魏有叱列伏龜;唐宋時,以“龜”命名的人便多,最著名者如唐玄宗時的流行歌曲演唱家李龜年,唐末著名文學家陸龜蒙;南宋時,有彈劾奸相秦檜的殿中侍御史黃龜年。有趣的是,南宋大詩人陸遊,晚年隱居紹興時,曾以龜殼做了一頂僅2寸高的小帽子,極其精巧。陸遊晚年還自號“龜堂”,取龜之三義:龜貴,一義;龜閑,二義;龜壽,三義。“鼻觀舌根俱得道,悠悠誰識老龜堂”,這正是陸老夫子晚年自適的生動寫照。由此亦可看龜的聲價之高。

龜還與成都城有不解之緣。成都別稱“龜城”。此典見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三。

龜還曾與帝位、官爵乃至貨幣發生過關係。周時即有“龜人”這一官職,如有祭祀,“龜人”即奉龜前往,以示隆重。古時還將元龜(大龜)與九鼎(夏禹鑄九鼎象徵九州)合稱“龜鼎”,作為傳國大寶。帝王遷都,必要遷移龜鼎,故龜鼎又比喻帝位。諸侯、丞相、大將軍等高官的金印常鑄成龜形印紐,所以後來官印又通稱“龜紐”。辭官不幹了叫“解龜紐”。

早在夏時,龜貝成為貨幣之一,在春秋戰國時還在流行。秦朝廢棄,至漢朝又有龜幣出現,所謂“龜幣”是幣上鑄有龜紋,王莽時有龜幣多種。

唐時,還曾以“龜袋”作為官員的飾物,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四品飾以銀,五品飾以銀,五品飾以銅。唐代著名詩人太子賓客賀知章,有一天在長安城內紫極宮與李白邂逅相遇,大喜,呼李太白為“謫仙人”,遂邀其進酒樓暢飲。不巧,當時賀知章分文未帶,他馬上隨手解下身上所佩金龜袋,交給老闆換酒喝,與謫仙人喝了個一醉方休。賀知章性格放達縱誕,與李白、張旭等狂客十分親密,為“醉中八仙”之一。賀知章“因解金龜,換酒為樂”的典故,也成為古代文壇的一段佳話。

龜肉富有營養價值,是珍貴佳肴,龜能入葯,龜版、龜齡集都是著名的中藥補藥。我國民間還有養龜的風氣,珍貴的綠毛龜,小若銅線,清心爽目,被視為吉祥物。

龜在唐代之前,一直是走宏運,名聲很好。不料自唐以後,龜的聲價一落千丈,變成了個下流貨色。“烏龜”成了詈人之詞。這是后話。

古人對於蛇的崇拜,也是由來已久。

北方玄武七宿其實並非酷似龜形和蛇形,倒是古人將所崇拜的動物形象聯想附會而成。玄武之稱謂,最早見於《楚辭》中屈原的《遠遊》:“時暖曃其黨莽兮,召玄武

而奔屬。”對“玄武”的解釋,古人有以下幾種說法。

1、“玄武”即龜。《禮記·曲禮上》雲:“(軍)行,前朱鳥而後玄武……”

孔穎達疏雲:“玄武,龜也。”

2、“玄武”乃龜蛇。《楚辭·遠遊》洪興祖補註:“玄武,謂龜蛇。位有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朱熹《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五:“玄,龜也;武,蛇也。”

3、“玄武”為龜蛇合體、龜與蛇交。《文選》卷十五張衡《思玄賦》曰:“玄武為龜蛇合體、龜與蛇交。《文選》卷十五張衡《思玄賦》曰:“玄武宿於殼中兮,騰蛇蜿而自糾。”李善注云:“龜與蛇交曰玄武。”《後漢書·王梁傳》:“《赤伏符》曰:‘王梁主衛作玄武’。”《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帝覽嬉》:“北方玄武之所生,……鎮北方,主風雨。”

綜上所述,“玄武”即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其形為龜蛇相纏。至於“龜與蛇交”也着實讓人奇怪。根據現代生物學理論,龜與蛇是不能交配的,猶風馬牛不相及,所以其中必有奧妙。古人認為雄龜不能xingjiao,因而只好聽任雌龜找來蛇與之交配,這大概也是後來人們稱縱妻女與他人淫的男人為“烏龜”的由來。

玄武人神化。玄武是由最初的星辰神,被改造為動物神,而最終又被改造為人格神。由星辰崇拜而為人格神,是一條重要的造神之種。斗姆、太白金星、南北斗、福祿壽,乃至文昌帝君等,都是從這條路上走過來的。
最初,人們把玄武神只是看成龜蛇兩種動物。龜蛇同時出現,即為玄武“顯靈”。南北朝北魏太和八年(484年)有個姓朱的老道人去游廬山,“忽見蟠蛇如堆繒綿,俄變為巨龜。訪之山叟,雲是‘玄武’。”(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三)

五代於狄的《靈應錄》載:“沈仲霄之子於竹林中,見蛇纏一龜,將鋤擊殺之,其家數十口,旬日相次而卒。有識者曰:‘玄武神也’。”

玄武在宋代身價倍增,並被人格化。這與宋代諸帝推波助瀾分不開。宋初太祖時,即有真武、天蓬等為天之大將的傳說。宋真宗天禧元(1017年),在軍營中發生了一件事。據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七載:

營卒有見龜蛇者,軍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閏四月,泉涌堂側,汲不竭,民疾疫者,飲之多愈。

真宗聽此事,下詔就地建觀,賜名“祥源”。這大約是中國最早的真武廟了。後來宋真宗封玄武為“真武靈應真君”。

玄武最初加入道教,不過最極其普通的一個小神,與青龍、白虎、朱雀常作為道教護法神,以壯威儀。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